未来5年,江西省将坚持特色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和集群化发展战略,重点建设赣东北(鹰潭、上饶)和赣州、南昌三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第一个基地:在鹰潭、贵溪基本形成了铜冶炼、加工产品生产基地。坐落于贵溪市的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已经形成铜冶炼能力4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大铜冶炼生产基地,并跻身于世界铜冶炼前10强。在这一地区的铜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达到31.25万吨,占全省铜加工能力的86.81%。产量达到26.63吨,占全省铜加工材产量的93.16%。第二个基地:在赣州市基本形成了钨的冶炼和精深加工基地。赣州市的钨工业由原来只生产单一的钨精矿发展到生产APT、钨粉、碳化钨粉、钨铁、钨条、钨丝及硬质合金等系列产品。现在赣州市区域范围内钨精矿产量占全省产量的77.18%,APT产量占全省的94.89%,钨粉占全省的90.42%,硬质合金生产能力达到600吨。因此,赣州市基本形成了全省钨的冶炼和精深加工产品基地。
第三个基地:赣南已经成为稀土矿产品和分离冶炼加工产品基地。全年生产稀土矿产品9866吨,占全省稀土矿产品的100%,分离的单一稀土产量5810吨,占全省的82.82%;稀土金属冶炼产品4902吨,占全省的91.59%。
根据“十一五”规划,江西省有色工业将主攻铜工业,大力发展钨、稀土、钽铌工业,积极开拓其他有色金属产业。以鹰潭-上饶为中心的赣东北铜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铜的矿山、冶炼、加工工业,在稳步扩大江铜集团铜采选冶规模的同时,支持发展有市场、有竞争力的普通铜材加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注重引进有资金实力、企业规模和技术档次的铜加工企业,特别是引进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铜加工项目。赣州稀有稀土产业基地则重点发展钨、稀土精深加工,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力度,以科技开发为主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钨、稀土产业。南昌有色金属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铜、钨、稀土等的高技术产品、新材料及其新技术、新材料研发中心,把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铜加工及电子产业的上游产品基地,高精度铜板带、管、箔、特种漆包线等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
二、江西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2007年1-11月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随着一些大项目的投产见效,2007年江西有色金属行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2007年1—11月,江西有色金属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1亿元,提前三年零一个月实现省政府提出的2010年有色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目标。这标志着江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1年,全行业销售收入仅90亿元,2004年全行业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标,2006年在2004年翻番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翻番,2007年可望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一次接近翻一番的目标,创造了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惊人速度,连续三年成为江西的第一大行业。
2007年1—10月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1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工业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1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33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8.76%,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15%。
(二)2007年1-11月江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情况
1、铜精矿157628吨,同比增长4.33%;钨精矿同比增长1.33%;铅精矿13219吨,同比增长149.79%;锌精矿30618吨,同比下降5.43%;锡精矿3137吨,同比增长29.04%;钼精矿5265吨,同比增长49.79%。
2、全行业生产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58.02万吨,同比增长24.50%。其中:铜53.66万吨、铝5238吨、锡4656吨,同比分别增长28.97%、166.16%、27.77%。
3、生产钨化合物73020吨,同比增长22.84%。其中:仲钨酸铵55643吨,同比增长34.57%;钨粉5234吨,同比增长13.44%;碳化钨粉4304吨,同比增长16.07%。稀土金属15797吨,同比增长34.60%。
4、生产铜加工材69.0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0.92%。其中: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生产42.0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5.30%。
5、生产硬质合金97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82%;微型钻305万支,比去年同期下降3.79%。
6、生产钨丝157吨,同比增长2.61%,钨杆80吨,同比增长31.15%
7、贵金属回收大幅度增长。全省有色工业综合回收黄金达到13288千克,比去年同期增长7.81%,成为全国重要的产金大省。白银927986千克,比去年同期增长50.93%。
三、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特点
江西有色金属产业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形成了从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到冶炼加工,从科研、设计、施工到生产、设备制造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江西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大省,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铜、钨、钽、银、稀土资源被称为江西的“五朵金花”。世界上已知的200多种有用矿产中,江西目前已发现158种,产地5000余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类101种,列入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地有1156处。在全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中的保有储量中,有10个矿种排在全国前6位,其中有4个矿种居全国第一位,即铜金属占全国总储量20%,五氧化二钽占全国总储量24.43%,重稀土氧化物占全国总储量46.16%,白银占全国总储量15.24%;有2个矿种居全国第2位,即三氧化钨占全国总储量21.3%,黄金占全国总储量13%;铋金属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总储量10.24%;五氧化铌居全国第4位,占全国总储量1%;铅金属居全国第5位,占全国总储量7.38%;锡金属居全国第6位,占全国总储量8.31%。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锌、钼、铍、锂、铷、铯等有色金属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潜在价值大,为江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四、江西有色金属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江西有色金属在“十五”时期取得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优势正在减弱。近两年,各方面重视资源、地勘投入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但新增资源进展缓慢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储量升级管理亟待加强,规范的勘探风险投资市场还未形成。随着冶炼加工的快速发展,一些主要矿产资源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对外依赖度不断加大。江西主要有色矿产资源优势正在减弱,并开始制约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二是主要原料依赖度加大。铜工业是江西有色工业的重点,随着冶炼能力的不断扩大,自产铜精矿远不能满足冶炼产能的需要,大部分要通过中间贸易和现货渠道获得,采购竞争日益加剧,原料供应各环节不确定性增多,风险加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深加工、应用产品比例仍然过小,影响钨、钽铌、稀土产业做强做优。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高端科技人才缺乏,核心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少,科研资源分散,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研发滞后,制约了高新项目建设、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五是矿山安全条件仍待完善。大部分矿山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尤其是小矿山通风系统、作业环境、劳动卫生条件仍待改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六是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仍需加大。全省相当部分有色企业还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能耗高的问题,部分矿山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地表植被遭破坏,工业废料、废渣回收冶炼小企业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仍待有效治理。全省有色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仍面临很多挑战。
五、有色金属走循环经济道路的必要性与推动力
要使江西有色金属产业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来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和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南的物质闭环流动。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养活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要求企业做到:(A)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B)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C)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D)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E)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F)提高产品的耐用性;(G)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五、有色金属走循环经济道路的必要性与推动力
要使江西有色金属产业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来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和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南的物质闭环流动。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养活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要求企业做到:(A)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B)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C)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D)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E)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F)提高产品的耐用性;(G)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江西省大宗出口钨、稀土矿等初级品,表面上表现为矿业对工业产值高贡献率,但由于产品链短,资源消耗过快,环境影响大,因此具有潜在危机。目前江西省对国外铜精矿进口依赖程度以非常高,且进口渠道不太多,因而带来了政治风险,有些矿产品出口时因外包装不符环保要求而被退回,国有经营单位遭遇反倾销等等,这都要求我们重视发展有色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同行业间的合理竞争是不断提升江西省循环经济运行质量和层次的动力江西省丰富的有色矿产资源和中部崛起的有利时机,是实现有色产业发达地区合作的有利条件。通过优势互补,利用价值链原则,完全可以建立一个较长产品链的矿业循环模式。
这样的循环还可以带动区域内较小的经济循环。如省内的的欠发达地区,可以利用丰富水电和矿产优势,开发上游产品供下游深加工。随着下游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反过来促进上游厂家的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次级矿业经济循环的不断优化,但是,我区的优势矿种经营状况并不如人意。如钨矿是在国内外具有绝对优势的矿产品,常常由于不合理的竞争,导致钨矿原材料流失,市场价格经常出现暴跌现象。同时生产技术选进程度受到过快挑战,也抑制了我钨矿的深加工水平和市场所占份额。另外,优质稀土矿开采量达大,加工深度不够,大量出口的初级产品,经国外深加工后,以数倍的价格返销国内,如此循环限制了江西省自身矿业循环体系的形成,因此,只有以自身资源优势构建或参与一个良性经济循环,才能保证江西省有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的生命力。
(三)省内各利益集团的竞争,将促成不同形式的联合,促进循环经济形成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中央、地方、集体、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各利益体以矿产、土地、山林、水源、环境、用工、辅助材料、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权力差异操纵着各方利益,能够出现市场经济控制失灵,恶性竞争等现象,如矿山纠纷、治安案件、安全事故等等。经过多次实力的碰撞,不断认识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只有联合,才能实现共,才能做到矿业淘汰开发、环境保护、生态的协调发展,才有可能集中人、财、物优势提高矿产品利用价值,形成区域性的循环经济,并主动接受更大的矿业循环的包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的及时引导、协调。将会化解循环内部各方的矛盾,增强实力、规避风险,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是注重与相关循环的链接,组建强壮的价值链,壮大自己的事业。通过组建各类有色集团公司,可以集中优化配置省内的铜、稀土、钨、钽铌等矿产资源,减少原材料互相竞价收购;优化配置设备,技术优势资源,研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深加工产品,延长产品链;同时,集中人、财、供销管理,降低成本;分区分类组织生产,构筑现代企业机制,强化管理,降低成本,分区分类组织生产,构筑现代企业机制,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减轻环境压力,并相应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循环发展,可实现“帕累托”最优。
六、江西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措施
1、依法建好矿业市场,是发展矿业经济的前提根据《矿产资源法》和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建设好区内矿业市场,是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矿业物序根本好转的保证。矿业市场包括矿业品市和矿业市场,当前重点是要搞好勘探权、采矿权登记和流转,做好勘探权的文章记或地质勘探投入,增加地质储量。
2、依法积极组建各类有色金属集团。形成核心企业,是发展有色循环经济的关键。没有核心企业,难以平抑恶性竞争,势必出现无证开采、资源严源严重浪费、综合利用水平低、矿业经济效力不想等不良后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矿业企业的内在特征以及经济合同甘共苦法规,发展三至四个省级有色产业集团,把省内的优势矿种相对集中开发,如围绕有色金属用非金属矿产的采、选、冶、深加工产品系列化来构建矿业集团,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便于政府宏观指导,统一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3、依法加强环保和安全措施,保证协调发展。一些矿区由于多头开发,甚至无证开采,环保和安全措施无法保证,废石尾砂乱堆,造成环境受污染;有的环保安全措施要求不严,如一些小型土法冶炼厂的产建就是如此,造成SO2超标排放。如此就陷入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为生态保护增加了难度。
4、成立全省矿业经济发展指导小组,负责全省矿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如矿业投资、矿业税收、矿业补贴、矿业政策的研究制、矿产储备、环境保护、矿业国际贸易与合作等。理顺国土资源理部门与经贸委、发改委、科技厅、外经贸、环保等部门的关系,统一步调,促进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利润方面的关系,理清管理权限范,把思想意识统一到相关法规上来;重点是解决基层部门对“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不同理解;规范各级执法部门对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保证矿业开发依法有序地进行。
5、加大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投入力度。为我省有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6、加强地方性立法工作,结合我省有色金属实际,制定有关强化资源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
七、“十一五”期间江西有色金属业发展规划的特点
(一)江西有色金属业“十一五”规划指导思想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做大做强做优为目标,以提高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动力,以大企业、大项目、新技术为重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大资源综合开发力度,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切实推进全省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攻铜工业,大力发展钨、稀土、钽铌工业,积极开拓其它有色金属产业,把江西建设成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生产研发基地和贸易中心、钽铌及其深加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产业支撑。
(二)江西有色金属业“十一五”规划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发挥市场需求的基本导向作用,围绕市场、适应市场、创新发展的模式,增强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功能和聚合功能,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政府重点在制定规划、调控引导、规范运作、提供服务、改善投资环境和扶持政策等方面起引导、推动作用。
坚持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要在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大环境中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壮大,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与竞争,大力提升有色金属工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人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促进核心企业普遍建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放宽限制、鼓励创业,既扶持壮大国有经济,也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也鼓励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
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江西有色金属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切实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形成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力争销售收入在全国同行业排名进入前5位,成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强省。到2010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超8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220亿元、利税超90亿元。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
2、核心企业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期,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的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江西稀有稀土钨业集团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除省属企业以外的其它经济体,赣州市有色金属工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鹰潭市有色金属工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其它设区市有色金属工业的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
3、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以提高采矿、选矿、冶炼回收率为目标,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减少资源损失。“十一五”期间力争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2%。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灵活、适度调整工业技术指标,重视全省铜、钨矿山低品位矿石利用,推进湿法炼铜产业化、规模化。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的共伴生金属,加强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不断提高选矿分选效率、冶炼综合回收率。推行清洁生产。努力提高节能降耗水平,使铜冶炼耗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点加强全省稀土、钴冶炼和利用废杂铜的铜加工企业的环保管理,争取环保全部达标。规划发展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体系。针对再生资源产业“小、散、差”的现状,改造中型企业,淘汰资源利用低、产品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大对有色资源再生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使有色资源再生产业成为我省有色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规划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集中建立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废物焚烧、掩埋等处置系统,达到生产与环保一体化,实现环保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