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成分废品
变形铝合金化学成分(主成分和杂质)超出国家标准(GB/T3190--1996)规定的范围,或超出内部(企业)标准(但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而导致产品最终性能不合格的现象,称为化学成分废品。
产生化学成分废品的原因主要是:
1)原材料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废料或中间合金或添加剂或变质剂或复化料或洗炉料等成分不准确;
2)废料混料;
3)配料错误,包括计算错误,过秤错误,备料错误,炉内剩料量估计不准确等;
4)装错炉料,补料冲淡错误;
5)取样不正确,快速分析错误;
6)加镁方法不正确,或液体金属在炉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大量烧损;
7)搅拌不均匀;
8)转组不放干,洗炉不好;
9)电炉接受火焰炉液体料时,输送金属的浇包清理不干净;
10)其他。如掉入电阻丝、“跑溜子”等。
二、熔体过热
合金在熔炼铸造过程中局部或全部熔体的温度超过规程允许的最高熔炼温度的现象称为过热。
产生过热的原因是:
1)热电偶损坏,仪表失灵;
2)不遵守熔炼、铸造规程;
3) 在炉温较高的情况下,由于金属氧化热或溶解热而造成熔体自然升温。
防止熔体过热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岗位责任心,遵守操作规程,掌握炉子的升温特点和其他热工特性,及时维修仪表。熔体过热如发生在变质处理之前,可待熔体冷却至正常温度范围后继续按规程操作。若发生在变质处理之后,可在国家(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补加0.005%~0.05%的钛。对于不允许加钛或钛含量已经达到标准上限的合金制品,若用途不甚重要,可待熔体温度降下来后按正常规程铸造,然后按常规进行检验,但在铸造时应特别采取措施防止铸锭裂纹。对于重要制品,则应改为一般制品,尽量不要报废。
三、含氢量超标
铝中的氢危害很大,主要是:在铸造性能方面,随铝及铝合金中氢含量增加,铸锭中形成疏松、气孔、小白点、小尾巴等缺陷的倾向增加。并使铸件及变形铝合金半制品的气密性降低。在热处理性能方面,铸锭中以过饱和状态和化合态存在的氢是促使铸锭在均匀化及半制品中产生二次疏松和表面起泡的重要原因。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变形半成品中的分层缺陷随氢含量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增加,板材表面的起皮成泡和锻件中的光亮鳞片都是由氢直接造成的(但这种氢不是唯一的从铸锭中来的)。近来发现,铝及铝合金中也存在着第二类氢脆现象。随着氢含量的增加,脆性断裂温度区间扩大,并使横向截面收缩率显著减小,使合金在锻造和轧制时脆性增大。合金中的氢也是促进电解抛光时产生坑蚀的原因之一,并使车削后的表面状态变坏。在力学性能方面,随着氢含量的增加,铸锭及半制品的强度、塑性、冲击韧度及断裂韧度都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