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问题 |
原因 |
对策 |
1 |
阳极氧化槽液温度过高,降不下来。 |
1.冷冻机制冷量不够。 2.冷冻机冷媒不足。 3.热交换量不足或热交换面结垢。 4.电能在槽液中消耗大,发热量大。 |
1.增加冷冻机功率(台数)。 2.补充冷媒。 3.增大热交换面或清洗热交换部分。 4.采用脉冲阳极氧化。 |
2 |
槽端实际电压远低于表上显示数值。 |
1.导电横梁与电极接触不良。 2.电极连接处螺丝松动或锈蚀,使得此处电阻大。 3.电压表故障。 |
1.用砂纸将接触部位磨平磨光亮。 2.紧固螺丝。 3.更换被锈蚀的螺丝。 4.定期校正电压表。 |
3 |
氧化膜厚度 不够 |
1.电流密度低或氧化时间短。 2.电接点少。 3.导电杆退膜不彻底,使得导电杆与型材接触不良。 4.电解液温度过高。 5.阴极面积不足。 6.合金含高铜,高硅。 |
1.选择较佳的电流密度或延长氧化时间。 2.增加电接触点。 3.选用合适有效的退膜方法。 4.充分冷却,液流搅拌。 5.增加阴极面积。 6.严格控制合金成分。 |
4 |
氧化膜厚 不均匀 |
1.型材绑料过于密集,间距不均匀。 2.电流分布不均匀。 3.型材表面附有其它电解液或油脂等杂物。 4.电解液有油脂杂物。 |
1.合理装挂,保持型材间距均匀,且控制在20-50mm范围内。 2.调整阳极极板间距,使型材处于均匀电场中。 3.加强型材表面的清洗,禁止用手套触摸型材。 4.加强槽液的管理。 |
5 |
氧化膜局部 腐蚀 |
1.氧化后型材表面清洗不干净。 2.电解时电解液局部温度过高。 |
1.改善氧化后的清洗工序。 2.加强槽液搅拌。 |
6 |
电解腐蚀 |
1.槽内混入重金属离子。 2.型材含锌量超标。 3.水中混入CL-。 |
1.加强槽液管理。 2.降低铸锭中锌含量0.05﹪以下。 3.使用纯水。 |
7 |
过腐蚀 |
1.碱槽浓度高,温度高,碱蚀时间长。 2.碱蚀槽后的水洗槽碱含量高,型材在其中停留时间长。 |
1.严格工艺纪律。 2.定期换水,严格控制水洗时间。 |
8 |
局部无膜 |
1.型材与导电杆接触不良。 2.型材表面前处理不符合工艺要求。 |
1.改善接触。 2.提高表面前处理质量。 |
9 |
氧化膜裂纹 |
1.电解液温度低(硬质氧化)。 2.机械碰撞。 |
提高电解液温度,小心搬运。 |
10 |
氧化膜脱落 |
1.电解液浓度高(H2SO4或AL3+)。 2.电解液温度高,电流密度大,氧化时间长。 |
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
11 |
氧化膜 耐磨性不够 |
1.电解液温度高。 2.电流密度低。 |
1.充分冷却电解液。 2.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 |
12 |
氧化膜 耐蚀性不够 |
1.合金成分影响(如Si,Fe高)。 2.电解液浓度高。 3.电解时间长。 |
1.改善合金成份。 2.控制浓度在规定值。 3.提高电流密度,缩短时间。 |
13 |
型材表面 起灰、粉化 |
1.封孔液被污染,PH过高。 2.电解液温度高,浓度高,溶AL3+量高,电流密度高,处理时间长。 |
1.更改封孔液。 2.遵守工艺规程。 |
14 |
黑斑点 |
1.硝酸中和不足。 2.挤压型材冷却不均不充分,导致粗大的Mg2Si析出沉淀。 |
1.提高硝酸浓度或延长中和时间。 2.提高挤压淬水,冷却风扇的能力。 |
15 |
电击烧伤 |
1.型材彼此间接触。 2.型材与阴极接触,发生短路。 3.型材与夹具接触不良。 |
1.控制型材间距。 2.通电前检查。 3.夹具夹紧型材。 |
16 |
气体或液体 流痕 |
1.型材挂件不当。 2.碱流痕系碱蚀操作不当。 |
1.保持型材有一定的斜度,凹槽面朝上不能朝下。 2.碱蚀尽量缩短型材在空中停留时间。 |
17 |
色差 |
1.电流分布不均。 2.机比不当。 3.型材上附着异物。 4.机间距不适当,型材间距差别大。 5.型材形状复杂。 6.搅拌不足不均,溶液浓度差大。 7.型材合金成份影响。 8.电解液温度过高且不均匀。 9.氧化膜不均匀。 |
1.增加电接点。 2.调整阴极面积。 3.水洗要充分。 4.调整阴极部距,控制型材间距,使用均匀。 5.考虑配置适当阴极。 6.加强着色液循环。 7.控制合金成份范围。 8.冷却电解液到正常温度。 9. 提高氧化膜质量。 |
18 |
不上色 |
1.型材表面无膜。 2.电接触不良。 3.铝丝烧断。 |
1.返工。 2.挂料杆退膜彻底,紧固各接触点。 3.补接铝丝。 |
19 |
型材表面 膜层发暗 |
1.合金成份影响(如含高硅高铁)。 2.氧化过程中断电又通电。 3.型材在氧化槽中长时间不通电。 4.电解液浓度低。 5.阳极氧化电压过高。 6.多次返工。 7.碱蚀时间过长。 |
1.严格控制Fe,Si含量。Fe<0.2﹪,Si<0.6﹪. 2.长时间断电应返工处理。 3.缩短型材在槽中的停留时间。 4.提高槽液浓度。 5.在工艺规定范围内变动。 6.只准返工一次。 7.控制碱蚀时间。 |
20 |
酸蚀不均匀 |
1.F-浓度太低。 2.添加剂失效或过多。 3.槽液温度过低。 |
1.严格执行工艺规范。 2.对添加剂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
21 |
砂粒太细或 不起砂 |
1.酸蚀时间太短。 2. F-浓度太低。 3.添加剂浓度太高。 4.槽液温度过低。 |
严格执行工艺规范。 |
22 |
表面灰暗无光泽感 |
1.多次返工。 2.合金成份影响。 3.温度太低,时间太长。 |
1.做到一次生产合格,允许返工一次。 2.控制合金成份。 3.严格执行工艺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