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挤压  铝型材  铝门  铝合金  铝板  电解铝  2010  铝行业  有色金属   
 

山东电解铝等高能耗企业探索能源转型

   日期:2022-11-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1063    评论:0    

近日,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举办《山东省“十四五”重点煤耗行业减煤路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从钢铁、电解铝、化工、水泥、石化五大重点耗煤行业的角度探讨推动山东能源转型的路径,进行山东省重点耗煤行业协同减煤路径分析,提出山东省重点耗煤行业减煤政策建议。

根据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预计可为山东带来740万吨的减煤潜力;水泥行业预计可为山东带来380万吨的减煤潜力;电解铝行业预计可为山东带来2420万吨的减煤潜力;石化行业预计可为山东带来255万吨的减煤潜力;化工行业预计可为山东带来650万吨的减煤潜力。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邵敏在上述发布会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要求山东省继续压减煤炭10%,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减煤和发展之间不是矛盾的,它是促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立足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此次报告主要聚焦在山东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化工、石化五大重点耗煤行业,研究在‘十四五’这个重要的窗口期控煤的潜力以及对于山东全省能源和行业低碳转型所能够做出的贡献。”NRDC北京代表处中国区主任、首席代表张洁清在致辞中表示。

关于减煤:落实重点耗煤行业准入条件,可以有效在源头上控制企业高耗能、高排放。对此,我市坚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充分发挥能评关口作用,实行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双控”审查。加强项目落地源头把控,确保新上项目能效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严格执行替代标准,对所有行业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

通过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加大节能、环保、安全多方位整治力度,大力开展“地条钢”取缔攻坚战等切实有效的举措,我市连续多年高质量完成省定减煤目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深入优化,进一步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标杆。

五大重点耗煤行业煤炭消费量略有增长

山东是煤炭消费大省,产业结构长期偏重。

在完成“十三五”煤炭压减任务的基础上,山东省要在“十四五”继续压减10%的煤炭消费。“双碳”背景下,以重点耗煤行业为切入点开展煤炭压减工作,是山东省煤炭压减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根据报告,钢铁、电解铝、化工、水泥、石化5大重点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57%(含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消费产生的间接煤炭消费),是山东省的主要耗煤行业。“十三五”期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减少了10%,但5大重点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费量仍略有增长。

钢铁行业是高耗能、高耗煤的行业,同时钢铁又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绿色资源。因为钢铁材料具有易得、可磁悬、易回收和易重新冶炼几大特性,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测算,这是在金属材料里头非常绿色的一种材料,因此要推进低碳工艺革新,用数字赋能助推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腾国兴在上述发布会表示,要从钢铁的整个生产工艺出发,要进行炼铁依赖煤炭的技术性、颠覆性的创新。钢铁行业绿色转型面临重重困难,我们必须要加快绿色转型。钢铁本身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工艺转型是非常困难的,若施措不当,会对整个企业、整个生产运营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不可控的系统风险。

滕国兴介绍道,山钢面临三大战略任务,分别是环境保护优先,坚持产品危机,突出产业安全,坚持先行先试,消纳利用废气废渣,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减负增正,减少钢铁生产带来的生产危害。

顶层统筹推进行业间协同减煤

“减煤并非是各个行业自己的事情,现在更需要从行业间、领域间推进节能减煤,”邵敏表示,减煤不是要单打独斗,要树立一个系统的减煤观念,要从顶层统筹谋划系统推进行业间的协同减煤,完善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从而助力煤炭压减。

在各个行业协作方面,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课题组指出山东省减煤要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聚集区为重点,引导聚集区内企业循环生产、产业耦合发展,鼓励错位、差异化发展,统筹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协同布局。除重点耗煤行业间可以通过耦合发展实现协同减煤外,重点耗煤行业与工业其他行业以及建筑供暖等领域间也可以通过开展余热回收利用及发展各种方式的储能设施来实现协同减煤降碳,从而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

“山东是一个沿海省份,国外的水泥、熟料,可以进口到国内来,也能够抑制省内煤的消耗,我觉得报告中确立的目标还是比较可行的。”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华民在上述发布会介绍了山东省水泥行业情况:“我认为,山东省‘十四五’减煤具备很好的基本条件,符合去年山东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对水泥行业的要求。另外,水泥行业要调整产业结构,用废旧燃料或者替代燃料进行生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国内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山东省“十四五”重点煤耗行业减煤路径研究》报告与国家和山东省的一些政策要求非常符合,而且从山东省一直到国家陆续的发布了一些减煤低碳方面的政策。”山东金属学会秘书长刘汉春从中国电解铝行业自身发展介绍,电解铝有一种说法:世界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山东。山东电解铝的产能曾经占到了全国的1/3多,最高峰的时候到了1100多万吨产能,山东的电解铝经过了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并且,世界的电解铝最先进的技术应该是在中国,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电解铝的能耗电耗在逐步下降。

“重要的是,从铝行业来说有很好的减煤途径,就是发展再生铝,再生铝是不用煤的,能耗只有电解铝的不到20%,发展再生铝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减煤途径。”刘汉春说。

杜祥琬表示,在终端能源中,提高电力消费的比例,逐步发展绿氢以及热泵等这样一些电气化。在一次能源当中,稳妥逐步减少煤炭消费,为达到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这个目的,要回归科学产能,减少煤炭的非发电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同时发展储能技术和灵活性资源,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清洁电力为主的能源互联网。对煤电现阶段来说,可以有一部分用来做灵活性改造,用来调峰,对煤电调峰辅助服务应该有补偿政策,体现煤电的供电价值和灵活性价值这个双价值。

加大财税金融对重点耗煤行业支持力度

山东省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大,减少煤炭消费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要举措。为此,报告同时也总结了山东省重点耗煤行业减煤政策建议。

比如要建立科学合理减煤政策体系。积极对接国家关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相关政策措施。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煤炭压减,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要引导企业积极主动通过市场手段减煤。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化用能新机制。引导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高企业节能降碳的主动性,倒逼落后产能加速退出。

加大财税金融对重点耗煤行业的支持力度。统筹资金加大对节能减煤重大行动、重大示范、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强化财政激励、税收引导功能,支持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支持产能出清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投融资渠道,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监管的结构调节作用,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转型金融,打造多层次转型金融服务体系。

要强化重点耗煤行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致力于技术源头整体性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创新,加强节能低碳技术研究和推广产业化应用,以科技赋能为提升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绿色低碳化水平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根据重点耗煤行业的发展现状,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区副首代刘强认为,节能降碳减污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从山东省的情况来讲,压煤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之一,未来山东省仍然需要以重点的煤耗行业作为切入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探讨如何解决包括存量和增量该怎么处理,发展绿色产业链等在内的绿色发展问题。

另外 :中国的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已经启动,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对于煤电企业而言,假如购买配额的成本并不高,存在倾向于购买配额,而放弃减排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通过控制发放碳排放额度,来起到调节碳价的作用。另外,在碳市场中需要适度注入一些现金流,比如通过打通资本市场和碳市场之间的联系,让购买碳配额的资金更充裕,通过提高对碳配额“有效需求”的方法短期起到支撑碳价的作用,当购买碳配额的成本(碳价)高于减排成本,就会刺激一些市场主体去减排。目前来看,我们的碳价水平总体仍然是偏低的,未来至少要形成碳价不断上升的预期。各地在“十四五”规划之外,接下来还有分项规划,一定要跟上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和今年春天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否则,我们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地方在“十四五”时期没有反应或者反应不够充分,将难以实现目标。从地方经济发展来看,未来的新动能将是在绿色低碳方面,在能源的转型、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所以在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时候,地方政府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方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还需要不断地做工作,包括媒体要发挥重要作用,把正确的概念、正确的思路不断传播出去,提高全社会的认识。


 
标签: 电解铝 煤炭 减煤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铝材QQ群大全  |  大沥著名铝企  |  铝锭手机短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815099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