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挤压  铝型材  铝门  铝合金  铝板  电解铝  2010  铝行业  有色金属   
 

河南河北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 钢铁、有色行业被限产

   日期:2017-09-26     浏览:814    评论:0    
 9月26日讯:9月25日,郑州市出台《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各县(市)区、开发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方案》配套了49项具体措施。

其中《方案》要求:

钢铁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2017年9月20日前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使用高炉生产的钢铁企业,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除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的电炉、天然气炉外,其他采暖季实施停产。电炉、天然气炉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应停产。

有色化工行业在采暖季期间,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有色再生行业熔铸工序,采暖季限产50%。

《郑州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原文如下:

9月25日,我市出台《郑州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各县(市)区、开发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15%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配套了49项具体措施。

49项措施从扬尘治理到燃煤锅炉整改取缔,从“散乱污”的治理到监测网络的完善,从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到重污染天气区域应急联动,从点到面,绘就了一张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立体工作图。

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全覆盖

加快监测网络建设。全市所有县(市)区在全部建成六项参数在内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基础上,实时对外发布信息,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实时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上传率达到90%以上;2017年10月底前,除国控站以外的监测站点,全部收交到省级环境监测部门。环保部自2017年10月起,对京津冀及周边327个县(市)区进行排名,排名结果向社会公开。各县(市)区要布设降尘量监测点位,做好数据质量控制,每月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报送降尘量。

完善重点乡镇和城区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建设。全市55个重点乡镇和城区195个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加快建设和设备调试、运行联网,实现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全覆盖,对乡镇空气质量实施考核。

瞒报“散乱污”企业将被问责

加快处置“散乱污”企业。列入淘汰类的,一律依法依规关停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实行挂账销号。列入整合搬迁至合规工业园区的,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统筹开展“散乱污”企业集群综合整治。今年10月1日起,凡存在瞒报漏报涉大气污染物排放“散乱污”企业集群的,纳入环保督察问责。对“散乱污”企业集群要实行整体整治。列入升级改造的企业,对污染治理设施全面提升改造,达到环保要求,实现做大、做优、做强。凡被环保核查达不到要求的,本着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对违法企业依法顶格处罚。

煤炭消费占比要低于65%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今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全市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削减220万吨。

严格实施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未按照《大气十条》要求实现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的新建扩建耗煤项目,采暖季实施停产。

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今年10月底前,关闭煤矿两家以上,淘汰煤炭产能30万吨以上。加快推进集中供热。10月20日前,完成99座换热站、82.5公里配套管网和99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按时达到集中供暖标准要求,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加快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加快洁净型煤生产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全市建成9座洁净型煤生产仓储供应中心,55个配送网点,实现洁净型煤生产仓储配送中心全覆盖。同时要严格防止散煤复烧。

进一步扩大燃煤小锅炉淘汰范围。全市行政区域内全面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全面淘汰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确保纳入2017年度淘汰清单中的279台燃煤锅炉全部“清零”。推动锅炉升级改造。今年10月1日起,不达标或未达到相关排放要求的燃煤锅炉,一律停产改造。

严查货车超标排放

确保2017年12月底前建成对柴油车等高排放货运车辆互联互通、共管共享的遥感监测网络,对柴油车等高排放货运车辆的全天候、全方位管控筛查。配置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10台,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5台,覆盖高排放车辆通行的主要道口。2017年9月底前,现有遥感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部和省环保厅实现三级联网;2017年12月底前,新安装设备实现三级联网。

加强车用油品监督管理。从10月1日起,全面销售国六标准的车用乙醇汽油、车用柴油。2017年10月起,郑州市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燃料油“三油并轨”。

加强油气回收设施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查,保证油气综合回收效率达85%以上。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43家加油站加快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测设备。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2017年完成燃油公交车更换为新能源节能车1000辆,其中9月底前完成500辆,10月底前完成1000辆。新增公交、出租等营运车辆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未实施替换的燃油公交车调整到四环以外线路上运营。

采暖季严格落实“限土令”

今年采暖季期间将严格落实“限土令”。城市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拆除)施工,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土地整治等土石方作业。严格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除“七个百分之百”外,1万平方米以上施工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建设部门联网。落实扬尘污染“黑名单”制度,对扬尘污染防治不力、情节严重的施工单位要列入“黑名单”,禁止参加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活动。

强化渣土运输车及道路扬尘治理。中心城区主干道、高架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率达到100%;逐步提高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机械化清扫率;严格实施城区道路“以克论净”考核。实施平均降尘量考核。以平均降尘量小于9吨/月·平方公里作为控制指标,纳入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问责范围。

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对污染治理不规范、排放不达标的露天矿山,依法责令停产整治,按照“一矿一策”制定整治方案。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各地要加强修复绿化,减尘抑尘。

工业企业实施错峰生产

包括钢铁、建材、有色化工在内的工业企业,采暖季期间都将实施错峰生产,或者停产。

钢铁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2017年9月20日前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使用高炉生产的钢铁企业,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除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的电炉、天然气炉外,其他采暖季实施停产。电炉、天然气炉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应停产。建材行业中,水泥、砖瓦窑、陶瓷、玻璃棉、岩棉、石膏板等建材行业,除用天然气或电为燃料的以外,采暖季全部实施停产。

有色化工行业在采暖季期间,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炭素企业达不到特别排放限值的,全部停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限产50%以上。有色再生行业熔铸工序,采暖季限产50%。

大宗物料实施错峰运输。制定“一厂一策”的采暖季错峰运输实施方案。重点用车企业要保证采暖季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运输车辆比例达到80%以上。

各级别预警明确减排标准

统一各预警级别减排措施。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要实现全社会颗粒物、VOCs在蓝色预警时减排比例达到5%;全社会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等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时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20%和30%以上,VOCs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15%和20%以上的量化要求。各地可根据污染物排放构成,内部调整SO2和NOx的减排比例,但二者减排比例之和不低于上述总体要求。

统一区域应急联动。在重污染天气高发时段,当预测区域内连片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启动橙色及以上预警级别时,启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河北能否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和省‘五十条’确定目标,关键在秋冬季。”9月14日,在河北省环保系统大会上,省环保厅党组书记高建民要求,“河北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打响,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一小时一小时努力,一微克一微克争取,全力以赴完成目标任务。”

9月11日,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针对秋冬季污染特征,按照时间节点环环相扣,确定了秋季治本重点任务清零、冬季治标落实应急管控的40条攻坚措施,力争实现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全省PM2.5平均浓度较上年同期下降15%以上目标。

秋季重在治“本”,25项措施重点任务清零

“自9月5日开始,邢台市就从各县市区抽调执法人员组成177个组,对‘散乱污’企业整治、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环境保护部强化督查重点督办问题整改等3项重点工作8178个点位,开展县县互查,对每个点位治理进展逐一核实、专人认定。”邢台市环保局局长司国亮介绍说,这是邢台环保史上规模最大的县级互查互验行动,目的就是要在今年采暖期前实现重点治理任务、重点环境问题的清仓销号。

邢台市是河北省的一个缩影。“加快重点任务提前完成、提前清零,河北攻坚《方案》中明确了25项措施,全力推进8方面重点工作。同时,攻坚措施实施范围由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扩大到全省范围。”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介绍说。

25项措施中,明确了时间节点的清零目标分别有:全省采暖季前完成电代煤、气代煤180万户,实现全年压减散煤1000万吨的目标;完成燃煤小锅炉“清零”任务,实施燃气燃煤锅炉提标改造,10月1日起,保留的燃煤锅炉全面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加快“散乱污”企业整治,整合搬迁和改造提升类的要“先停后治”,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中整治;采暖季前完成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10月底前,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严格管控移动源污染排放,10月份起港口禁止接受公路运输的集疏港煤炭;强化面源污染防控措施,9月底前各类工地要做到“六个百分之百”;10月底前,完成168个县(市、区)加密增设194个监测点位、省界主要路口50套柴油车遥感监测设备(尾气黑烟抓拍系统)建设并正式运行。

冬季重在治“标”,15项措施强化应急减排

钢铁焦化铸造行业将实施部分错峰生产,建材行业全面实施错峰生产,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

“采暖期间,是河北重污染天气频发、污染程度加重的重要时段,针对这一时段的污染治理,河北将重点在污染削峰降速上下功夫。”殷广平介绍说,“攻坚方案中,河北提出了15项、5方面的应急减排和管控措施。”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冬季采暖季期间,河北将重点实施以下五方面应急管控措施,分别为:全力保障气源供应,防止散煤复烧;严格车辆油品管控,严查货车超标排放;严控建筑扬尘,除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采暖季城市建成区基本停止土石方作业;严格落实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与运输,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一律停产,大宗物料实施错峰运输;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确定停限产企业清单,实行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生死战”步步为营,5个配套方案力推政策落地生效

9月5日,河北省环保厅抽调省、市、县三级执法骨干,组成30个省级执法组、122个市级执法组在全省开展交叉执法行动。千余名执法“先锋”一线就位,吹响了河北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集结号。

截至9月12日,152个检查组共检查企业5562家,发现问题企业1027家,涉及各类环境问题1125个。其中省级执法检查组共检查企业1540家,发现问题企业552家,涉及各类环境问题646个。

既查企又督政。9月14日,由12名副厅级干部带队,150余人组成的6个督察组分赴河北各市开展督察。河北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专项督察首轮督察强势启动。

截至9月17日,6个专项督察组共走访督查29个县(市、区)93个部门和978个企业(单位),受理群众举报40起,发现涉气问题478个。

高建民介绍说,当前,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异常艰巨。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好生死战,步步为营推进各项治理措施落地生效。在河北省政府出台攻坚《方案》基础上,河北又制定5个配套方案,分别为专项督察方案、执法检查方案、量化问责暂行规定、信息公开方案和宣传报道方案。这些配套方案既是攻坚《方案》有效落实的保障,又是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有益探索。

此外,按照攻坚《方案》要求,河北还将加大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把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向重点城市、重点项目切斜,支持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实施。同时,实施严格考核问责制度,河北省环保厅将每月向空气质量同比恶化或重点治理任务进展缓慢的地区下发预警通知或调度令,并视情况采取公开约谈、追责问责等措施,推动各项治理措施落地生效。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铝材QQ群大全  |  大沥著名铝企  |  铝锭手机短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815099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