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挤压  铝型材  铝门  铝合金  铝板  电解铝  2010  铝行业  有色金属   
 

中铝东轻熔铸厂成功试制航空航天铝合金

   日期:2017-02-20     浏览:643    评论:0    
      近日,熔铸厂成功试制航空、航天某铝合金。

据悉,该铝合金为中铝东轻公司某品牌航空航天用某系铝合金的延伸产品,合金化程度高,尤其是某元素含量,突破了熔铸厂现有成品合金的最高峰。该合金的成型为铝熔铸厂熔铸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生产前,由技术人员带头,组织了生产交流会,通过现场人员与技术人员不断的交流探讨,总结以往经验、对比该合金特性,初步制定了一套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铝熔铸厂各部门积极组织、相互配合,为顺利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铸造时,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理论指导,由铸造工长带队,操作能手们实施了现场工艺试制。经过大胆的工艺探索、细致的现场操作,该合金最终成功试制成型,现场成型率达到100%,为今后的批量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该铝合金的成功试制,标志着熔铸厂有能力进行高精尖产品的生产,为中铝东轻公司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为全面扭亏脱困重振东轻雄风贡献了力量。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科研无坦途。探索科学未知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当你眼前是一团迷雾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脚是堕入深渊还是看到光明。但人要有梦想,有追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王凤春淡淡地说。

2011年11月,东轻熔铸厂铸造出首块某合金大规格方铸锭,2012年4月,中厚板厂轧制出首片板材,随后的三年间,铸锭成型率及冶金质量逐步提高,轧制和淬火板型逐步改善,东轻在国内最先开发的工业化热处理制度运用越发成熟,板材综合性能也不断提升并接近技术指标。到2015年初,合金板材除强度和韧性始终不能同时合格外,其他性能均已经达到技术指标要求,但就是这一强度韧性匹配问题,让课题组陷入困境。

科研人员张磊向笔者介绍说:“我们课题组和现场工艺人员针对强韧匹配问题,在工业化条件下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研制,各种方案优化、调整都始终找不到突破最后一关的关键点,板材强度韧性一直无法同时合格,有时候本来对新的方案信心百倍,一轮试制下来,结果却不理想,这让我们每个人都很伤脑筋,还好,我们有工艺大咖王凤春老师。”而此时的王凤春正咬着铅笔头,皱着眉头琢磨着,如何对板材强度韧性进行逐条攻关,最终,她决定逆向思维。

突破技术封锁享受果实的甘甜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企业持续科技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走在同行业中的前沿。为此,好奇、热爱、坚持、锲而不舍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东轻研发团队一步一步揭开了某超高强大规格板材的神秘面纱,迈上了科学殿堂的一座高峰。

今年年初,课题组重整旗鼓,从头梳理每一个工艺细节,与合作院所详细分析和总结每一工艺环节的组织变化,深究实验室与工业化现场的每一细节差别。王凤春介绍说:“我们针对课题组分析出的所有影响因素与现场工艺人员共同制定了方案,并集中开展了两轮工业化大批试制。9月初,实验室开始24小时不间断检测,向最后的胜利发起冲击”。

傍晚7点多,课题组所有人员都坐在实验室里,紧张地盯着拉伸测试曲线,等待着实验数据。2个多小时过去了,技术中心主任王国军给王凤春打了一个电话。“还在处理数据。”王凤春回答。她也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紧张的心情让她觉得,即使一分钟的等待,也仿佛过去了半个世纪。

5分钟后,大约晚上10点半。“哇!”当打开电脑软件查看数据结果时,在场的所有科研人员不由得大声欢呼。王凤春已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激动地跑到主任的办公室。此时的王凤春,平静地看着王国军,一句话也没说。数据结果一锤定音,这项成果的历史意义,此时无法用言语表达。

携着秋的成熟、含着秋的向往,东轻公司工业化条件试制出了国内首批各项性能均达到商飞技术指标要求的大规格某合金板材,再次率先攻破了国内航空高端铝合金板材的技术高地,彰显了中铝东轻公司在航空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中的技术底蕴和实力,东轻公司凭借这一突破,继续走在国内航空高端铝合金技术前沿。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铝材QQ群大全  |  大沥著名铝企  |  铝锭手机短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815099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