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美铝业铝材生产基地
全国第一的背后,是南海铝企转型升级的浪潮袭来。今年5月,华昌铝业自主研发的导电轨在全国首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上使用;6月,坚美铝业在业内率先开启系统门窗互联网O2O定制;9月,豪美铝业与国内汽车零部件巨头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技术战略合作协议》……

图为:铝材立式喷涂生产线
面临着生产成本上涨、新兴铝型材产业集群打“价格战”带来的摊薄利润的威胁,包括坚美铝业、华昌铝业等在内的南海铝型材企业纷纷选择向产业链下游深化、向工业用铝型材拓展,以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利润。上述举动正是企业转型落地的项目。
对南海铝型材企业来说,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只看发展前行的方向。南海铝型材行业协会秘书长苏天杰表示,南海铝型材企业目前的转型方向是对的,但能否突围要看创新能力。
铝企突围 全国首条中低速磁悬浮线采用南海制造
点开“门窗系统 坚美定制”的页面,便可根据大厅、卧室、厨房等生活空间的设置,或气密性、水密性等性能的区分来选择自己需要的铝门窗产品,量尺、设计、安装一条龙免费服务。2016年6月6日,坚美铝业正式成立系统门窗子公司,在业内率先启动了系统门窗的互联网O2O定制。
不止坚美铝业,华昌铝业在2014年也成立了广东华赛特幕墙门窗有限公司,并在中国幕墙网读者调查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15—2016年度的全国系统门窗十大品牌之一,同时上榜的还有另外一家南海铝企——豪美铝业旗下的系统门窗品牌“贝克洛”。
南海铝型材企业的开拓之举并非局限在系统门窗领域。今年5月,长沙运行全国首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该磁悬浮列车便使用了来自华昌铝业完全自主研发的导电轨;广亚铝业研发的专利产品、可用于手机背板的七系铝合金材料即将进入量产;豪美铝业研发出的纯电动全铝车架能使传统车身重量减轻40%,其汽车轻量化产品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6000万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铁等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铝型材广阔的应用空间将使其迎来新一轮发展风口。“铝型材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延伸上,因此随着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增长,行业也不断有新的增长点出现。”苏天杰说。
从系统门窗到工业用铝型材,南海铝型材企业向产业链下游深化、开拓新领域之举,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
转型策略 规避低端“价格战” 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铝型材在建筑领域的消费量占比为59%,工业领域的占比为41%,工业领域对铝型材的需求量增速近年来明显加快,尤其在轨道交通和航天航空等领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近期也发布《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42号文件的具体工作方案》,称将用3年时间扩大600万吨铝的应用,其中交通用铝是主要方向。
这一切表明,对于南海铝型材行业来说,这既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事实上,南海铝企的转型,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行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据南海铝型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南海铝型材产业集群现有铝型材企业130多家,年挤压能力在350万吨左右,占全国产量的30%左右,产销仍居全国之首。但苏天杰表示,尽管有产业集群优势,但因南海远离原材料市场在土地、人工上不具备成本优势,随着国内浙江、山东、甘肃、四川和广西等地的铝型材行业的兴起,行业内低端产品的“价格战”造成了很大冲击。
“薄利多销的营销结构和策略已经很难生存,因此南海铝型材企业都在调整产品结构。”新合铝业副总经理曹贵水说。传统铝型材企业的产品以中端的建筑用铝型材为主,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行业目前的转型方向一是向建筑用铝型材的终端产品深化,如成品门窗、室内装饰等;二是增大工业用铝型材的产品比例。

图为坚美铝材生产基地
坚美铝业副总工程师于志龙透露,通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坚美的铝型材产品利润增加了近50%,特别是工业用零部件产品的利润增加了近80%。
创新密码 积累上百专利成突围利器
在豪美铝业的子公司——广东贝克洛幕墙门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克洛)总部,一台12级台风模拟机被用来检验贝克洛门窗的性能,豪美铝业公共关系经理吴斯忱介绍,当风雨齐作,安装了贝克洛铝门窗的房屋滴水不进,且在屋内几乎听不到风声。这源自贝克洛门窗产品出众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豪美铝业副总经理刘光芒介绍,贝克洛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上,其品牌的保障来源于深耕系统门窗行业14年的研发团队,及固定投资超过6000万元、拥有65台检测机器的检测中心。目前,贝克洛门窗能做到室内外声音相差40分贝以上,且可实现窗户随光照开合、用APP远程控制门窗。
南海铝门窗协会会长黎国敏表示,铝门窗的市场不存在饱和,只有升级。“美观、高性能的产品才能从市场上脱颖而出,在铝门窗产业细分背景下,拼质量、进行技术开发非常重要。”
事实上,技术研发实力正是南海铝型材企业转型升级坚强的后盾。新合铝业就依靠企业的专家顾问委员会,通过6个月的实验检测,解决了一款散热器性能不合要求的问题,最终做出了可比肩国外品牌的产品,“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专家”,曹贵水说。
这种合作是新合铝业的常态,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合铝业不仅与中山大学合作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还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而其专家顾问委员会常驻的6位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则成为了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智囊团”。
2014年的数据显示,南海共有7家铝型材企业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企业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企业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笔者在走访企业时发现,不少南海铝型材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历史都在10年以上,例如坚美铝业、华昌铝业、新合铝业、豪美铝业、广亚铝业等,这些企业培养起来的研发团队规模在40人—120人不等,拥有的专利数少的也在100项以上。而随着铝型材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技术研发的重点也有所变化。
于志龙介绍,从1995年开始,坚美铝业每年的科技投入都不低于销售额的3%。为研发系统门窗产品,坚美铝业更是组建了囊括欧洲、日本专家在内的30多人研发团队,目前其产品功能涵盖防蚊、防盗抢、防爆、防弹等近20项功能,40多个产品系列,拥有国际、国家专利97项。
与之类似,武卫社介绍,华昌铝业每年都会申请几十个专利,近年来的新专利集中在系统门窗的新产品、轨道交通应用的“导电轨”等。而广亚铝业副总经理李英凯也表示,近两年来广亚铝业新报的专利产品都集中在工业用铝型材上,而在此之前都集中在建筑用铝型材领域。
“由于对人才、设备的要求高,南海铝企的转型升级不容易,但目前的方向是对的”,苏天杰说,无论是产业链下游深化还是工业用铝型材领域,企业要实现突围、抢占高地,“只能看创新能力。”(王诗琪)
12月22日,2016年度佛山市南海区铝型材行业协会(简称“协会”)年终总结会议在南海新世纪大酒店正式举行 ,协会全体理事会成员,以及会员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刚开始,协会秘书长苏天杰首先代表通报了《2016年度协会工作总结报告》。 2016年,尽管社会经济环境不尽人意,但协会始终坚持“立足南海、面向行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尽心尽力为行业、为企业排忧解难。在社会各界及全体会员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下,本年我们协调了天然气价格及“危废”两大行业重点问题,同时在政企服务、投资促进、行业交流与学习、工艺技术推广与应用、产学研对接与合作、标准化建设推动等方面都有了亮眼的成绩。结合当前形势,苏秘书长也对2017年的工作重点作了详细部署,展望2017,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会员企业向心力及协会秘书处人员能力提升和建设工作,同时结合宣传,进一步扩大协会影响力,发展更多优质会员。另外,积极推进和开展人才培训、新技术新工艺推广、行业标准化建设,为行业、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协会会长、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深先生作了重要讲话。对于协会一年来的工作成果,他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寄望来年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将协会服务落实得更为精细。针对现时的行业发展情况,潘会长特别提到了环保的问题。他表示,现时政府已将环保的监管力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南海作为中国铝材第一镇,我们的品牌享誉国内外,我们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声誉。面对大众,我们身先士卒,肩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守好环保的底线,首先改造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采用低毒低害甚至无毒无害的原材料,其次是要坚决杜绝直排直放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