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生产线上的“许三多”
——记轻合金公司挤压项目三部班长孟江
“他怎么又来了,给我查查他考勤,看看这家伙上多少个班了。”一大早,挤压项目三部经理宋酩来到车间后,又看到孟江在挤压机旁操作着。原来,这已经是孟江这个月连续上的第15天班了。
作为这个车间一名普通班组长,孟江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把工作当成一种快乐,最长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近25个小时,最多一次月工作时间接近336个小时,折合约42个班次。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不怕苦的干劲、不怕难的钻劲,带领着一帮青工干出一番新天地。
同事们都开玩笑地说,他就是挤压生产线上的“许三多”。
“行,你去忙,家里有我”
刚走进挤压项目三部,就听见一阵乒乓响声,顺着声音走过去,只见孟江拿着工具,正在规整加热炉前铸锭。从车间东头望过去,这条16MN挤压生产线只有三个人。
原来,为适应生产需要,减少交接班停机次数,轻合金公司在挤压系统推行12小时工作制,实行生产线承包制。“我们班组总共16个人,划分4个小组,能保障正常生产和休息,可谁家里没有点事,互相都要担待点。找我请假时,我就告诉他们,‘行,你去忙,家里有我’。”
采访在断断续续中进行,孟江一直忙碌着,他操作设备的2分钟,弥足珍贵。上锭、加热、挤压、牵引、初检、填写生产卡片,很难想象,这么多工序都由他一个人完成。“我承包的这条16MN生产线,每个月都有充足的电子订单,生产很饱满。一条生产线近100米距离,其余两名职工还要负责型材矫直、锯切、下料等工序,我抽出时间能干的,就不找他们。”孟江一边操作着,一边向记者介绍道。他按下急停按钮,突然起身,急匆匆地跑到挤压筒附近,探进去身子,扭过头朝斜上方瞧了瞧,一把抓起工具车上的盐水壶,均匀地喷涂在挤压杆上。面对记者疑惑的眼神,孟江介绍着经验,“压余剪两下没能铲掉压余,就该润滑了。”话毕,他迈着大步,朝另一道工序走去。
“他们跟着我干,我就要对他们负责”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我们组长长期从事锯切下料工作,近期腰部不适,孟江了解后,许给他一天假。碰巧,挤压机主操手家中有急事,也请假,组里就剩我们两个人,实在干不过来。”班组成员小郭一边下料,一边说着。孟江了解后,主动放弃休班,投身到挤压生产工作中,有效保证生产接续。
原来,该公司严格执行内部市场化考核,工资日清日结,产量和质量是“挣工资”的保障。
“他们跟我干,是基于对我信任,我就要对他们负责,能挣的钱一定要挣到。”孟江认真地说道。
捡压余、分合金、清铝屑,不仅脏、苦、累,考核分数还低。孟江认为,既要抱起西瓜,也得捡起芝麻,毕竟积少成多。在生产间歇,孟江组织人员,积极投身到此项工作中,车间面貌焕然一新,个人考核栏里也划上浓重一笔。
在孟江的带领下,他所在的班组屡次获得生产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职工工资收入在车间也名列前茅。
他因此获得职工拥护和信赖,连续5年当选职工代表。2015年,凭借工作中优秀表现,他荣获集团公司“先进个人”称号。
他是这样计算休班次数
人总有点爱好。有人痴迷网游,有人乐于逛街,有人喜欢旅行,提到这个问题,孟江竟想半天,答道:“上班。”
难道,每天工作12小时不累吗?孟江是这样计算休班的——
“你看,我上完第4天早班后,隔天连上三个夜班,时间就过去8天。第4个早班和第一个夜班之间,我休息了24小时,8天过后,我可以休息24小时,再开始上早班。一个月有3至4个这样的8天,我等于休够8个班。”孟江一边在纸上画着,一边解释道,“比如那天我上了24小时,第二天在家睡一天,就是休息过,休息过不就是休班?”
“一点都不夸张,他干起活来就像打鸡血一样兴奋,干这个、弄那个,好像都不会累一样。”班组成员小李说道。
“我是真想让他休息一下。可这个‘愣头青’,撵都撵不走。也多亏他,这条生产线才能产量多、质量高、交付快。”对于孟江,挤压项目三部经理宋酩这样评价道。
在孟江眼里,工作已成他唯一爱好,他已习惯家和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在孟江看来,他可以充分利用“休班”时间补觉休息,为身体“充电”,再投入到“战斗”。孟江认为,16MN挤压生产线,既是他所承包的生产线,也是他另外一个家。(米超 汪洋)
编后语:“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把工作当成一种快乐”——从挤压生产线上的“许三多”孟江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那就是投入、专注地把工作做好,用一股“水滴石穿”的劲头把岗位上的事情做好。作为一名班组长,孟江把强烈的责任心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融入关爱职工工作生活、保障挤压生产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科学协调休息与工作时间等方方面面,展示了一名勤于钻研、勇于承压、乐于奉献的班组长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