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上俯瞰湘西,这片绿如翡翠的莽莽群山,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条条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穿山越水,纵横交贯,为武陵山腹地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立体高速前景。
今天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站在高速发展的路口。
近10年来,自治州渐行渐快,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6%,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以100万人次和过亿元的速度增长……对于一个因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而远远落后于山外世界的地区而言,这种发展还没有真正进入高速时代。鉴于此,州委书记何泽中多次强调,自治州作为后发地区,落实“四化两型”战略是发展的关键。一定要走出一条符合湘西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在调整中优化青山环抱,翠竹婆娑,脚下踩着的是一块块黢黑的石头,随手捡起一块,银斑点点……在花垣山中,记者时时碰上这样的场景。大自然在为湘西设置了险劣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慷慨地预埋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锰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铅锌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三,钒矿资源更是有“钒海”之称。
得天独厚的资源带来了快速发展。自治州电解锰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35.3%,团队生产能力居全球第一;电解锌更是业内一匹“黑马”。锰锌矿产税收已占全州工业地方税收的80%。“我州工业主要靠矿业。”州长叶红专话出有因。
然而,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低迷而导致锰锌价格大幅下跌,国家宏观政策倒逼,长期粗放型发展……全州175户锰锌加工企业和矿山停产117户,其中53家电解锰企业停产27家,14户电解锌企业停产9户……州委书记何泽中字字沉重:“我州矿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生死关头,唯有浴火重生。州委、州政府趁势加快了工业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全州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 从州县市机关选派了100名干部进企业搞协调服务。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新型工业化现场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在去年实施27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30个工业技改项目。同时,与中科院、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省内8所高校签署科技创新合作项目80多个,着力攻克锰锌矿的精深加工等矿产品加工关键技术。
自治州还决定,力争将电解锰企业整合为6至8家、电解锌企业整合为3至5家,目前已关闭锰锌矿洞1300多个,对83家非法钒厂全部关闭。目前,国家、省批复的锰深加工、锌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正在加快启动;锰锌大县花垣12家电解锌企业已成立了产能达15万吨的湖南边城矿业集团;吉首市制订了8户电解锰企业整体搬迁至郊区组建工业园的规划;8月,年产35万吨不锈钢项目正式落户沅水之畔……调结构既是渡难关的紧迫要求,也是谋求产业优化升级的契机。尽管关山重重,但效果已初见端倪:今年1至5月,自治州以矿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94.5%;上半年,锰锌矿产地方税收同比增长68%。 农业,在转型中升华夏末以来,凤凰县1万多亩金银花陆续盛开了,清风拂来,花香氤氲。落潮井乡苗族农民龙六万种植的200亩金银花花开满园,“卖给公司后,总收入大概有40多万元。”龙六万的脸笑得花儿一样。
[pagebreak]与此同时,在100多公里外的永顺县松柏镇,2.2万亩富硒猕猴桃也成熟了。土家族农民向世贵正兴冲冲地采摘毛茸茸的猕猴桃,因为今年老爹公司收购价格比去年高了3角。向世贵的心比猕猴桃还甜。
龙六万和向世贵并不知道,早在这之前,州委、州政府已确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思路:利用湘西气候上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以及植物群落的亚麻酸带的优势,着力打造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等特色品牌,“农业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路子,做大做强椪柑、烟叶、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柑橘产业是自治州多年努力建成的骨干支柱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过100万亩,其中椪柑种植面积达87万亩,占全国椪柑面积的15%。州委、州政府今年下发了巩固提高柑橘产业的意见,在全州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的基础上,3年内,全州低改品改面积要达到60%以上,出口基地达到25万亩。
昔日的“蛮烟瘴雨”已变成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使自治州成为我国南方烟草种植的一块宝地。未来5年自治州将争取投入20亿元,建设基本烟田46万亩。
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使自治州成为国内最大的富硒猕猴桃基地。
龙山县百合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80%销往上海市场。
泸溪5万亩玻璃椒示范区今年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自治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表现,不仅仅是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330万亩,一个更重要的特征是生物资源向工业资源的转化。目前,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有497家,湘泉制药、湘源生化、晓园生物等一批高科技生物企业迅速崛起,国内知名的华立集团、中粮集团、通威集团等也纷纷进入自治州投资生物加工企业。仅吉首市生物加工企业现已达92家,今年1至7月,该市共完成销售4.5亿元,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8%。旅游,在创新中突破秋夜,凤凰古城,七彩霓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沱江上,渲染着苗疆古城深邃的坦诚。
凤凰人还在精雕细刻。为了提质“夜凤凰”,8月,凤凰面向国内公开招标,优选沱江风光带夜景亮化设计方案。
凤凰的举动是自治州旅游突破创新的一个实例。2000年,自治州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为138万人次和1.16亿元,今年1至7月,全州便已接待游客69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17亿元。可自治州并未“知足”,为把“神秘湘西”旅游产业打造成100亿元主导产业,确定了旅游创新突破战略。
凤凰旅游“龙头”拓展升级,加快10个重点领域提质项目建设,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目前,凤凰已加快实施沱江风光带三期工程、烟雨凤凰山水实景剧场、凤凰国际风情园建设。
吉首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有着4200多年历史的吉首市乾州古城,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目前,古城开发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古城内“湘西坊”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的设立,将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进行了产业化融合。
龙山里耶古城景点圈建设提速。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36000余枚秦简,被专家认为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上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9月,古城秦汉土城墙的复原展示工程已近尾声,古城遗址公园、古城博物馆近日将开放迎客。
芙蓉镇景点圈统筹整合强力推进。为打造自治州继凤凰之后的第二旅游产业增长极,预计总投资16亿元的景点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陆续开建,立体的土家族生态文化“清明上河图”已徐徐展开……自治州对今年旅游工作目标胸有成竹: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60亿元。
湘西,正进入金色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