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以来,国内大型有色冶炼企业减产声四起。铜、铝等有色金属企业加强供给侧改革,引起投资者响应,铜、铝等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则在近一个月时间反弹近10%。
经历了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滑后,产能收缩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LME期铜价格下跌26%至4500美元/吨,LME期铝价格下跌19.71%至1500美元/吨,LME期锌价格和LME期镍价格更是分别跌去三成和四成。
11月,美国铝业、俄罗斯铝业公司等分别先后做出减产计划,而国内一系列行业联合减产会议纷纷召开,商讨供给侧改革及减产事宜。
“国内有色行业相对煤炭、钢铁来说集中度还是比较高,在一些龙头企业的带领下,通过协商的方式还是能够达到短期的产能控制,但真要实现产能的收缩,甚至永久性关停还是需要市场的力量。”招商期货有色行业分析师许红萍认为。
此外,兼并重组也成为了去产能主要方式,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铝业和国家电投铝板块合并事项也在商谈过程中。”
全球减产热潮
援引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的有色金属市场始终弥漫着一份悲壮与决然的气氛,多数有色品种价格经历大幅下滑后,产能收缩成为行业共识。商品巨头嘉能可的艰难自救可看成有色行业的一个缩影。
随着近两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嘉能可股价由去年7月高点379.45便士一路下跌至今年9月28日的低点66.67便士,股价跌幅超过80%,而其偿债能力更是受到市场诸多质疑。
10月9日,嘉能可选择断臂求生,宣布旗下锌矿山减产三分之一,随后又接连公布剥离部分铜矿资产、下调铜铅等基本金属产量的计划,市场一度恢复信心,金属价格出现短暂回暖。
不过,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及中国经济数据放缓等原因,有色金属价格在嘉能可减产短暂支撑后出现新一轮的大跌,更多国际金属巨头加入减产行列。
11月,美国铝业宣布将削减冶炼电解铝产能50.3万吨和氧化铝精炼产能120万吨,相当于全球供应的1%。俄罗斯铝业公司首席执行官11月17日则表示,计划削减至多20万吨铝产量。
此外,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EO也在近期表示,如果铜价跌幅加大,该公司可能减产。
“在过去,海外矿业巨头的策略一般是加速释放产量以打压价格,挤压中小生产商退出,等到中国刺激需求,再收获更大市场和利润。不过,今年中国开始忍受经济低速增长,并提出供给侧改革计划。中长期看,大宗商品的需求还会有进一步的下滑,国外商品巨头也只能选择减产。”国内一家大型期货公司金融业务总部研究员表示。
国内有色行业则从11月底开始召开一系列行业联合减产会议,商讨供给侧改革及减产事宜。
11月20日,株洲冶炼集团、中金岭南等10家中国锌行业骨干企业召开锌产业运行形势分析座谈会,共同商定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计划减少2016年精锌产量50万吨。
一周之后,金川集团、吉恩镍业在内的8家中国主要镍生产企业也召开座谈会并发布联合倡议书,计划12月减产1.5万吨镍金属量,2016年削减镍金属产量不少于20%。
此后,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在内的10家中国铜冶炼骨干企业于12月1日发布联合倡议书,计划2016年减少精铜产量35万吨。
而中国铝业、魏桥在内的14家电解铝企业则联合承诺不再重启已关停产能,且还将进一步增加弹性生产规模。
高华证券研报表示,“信贷违约是加速产能关停的真正推动因素之一。”
铝企重组预期
周四,美联储宣布从当地时间12月17日开始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新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维持在0.25%至0.50%的区间。美联储加息靴子最终落地。
许红萍认为,“从盘面来看,商品价格并未出现大的波动,主要还是加息的预期已经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加息力度也并未超出预期。”
上述金融业务总部研究员介绍,“目前,美元指数并不是影响大宗商品的唯一因素,加息也没有对美元指数造成明显影响,而整个大宗商品的供需格局也没有发生改变。”
中粮期货首席分析师王在荣认为,“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有助于修复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失衡的供需关系。通过供给侧改革,一些产能过剩企业可能会受到政策限制,大规模的继续生产将会受到抑制,以此来提高产品质量、消耗库存,给市场产出带来积极影响。有色行业将以加速产能收缩加兼并重组,加快生产侧的新陈代谢,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产能的进入的形势展现。”
分析师刘小磊表示,“在有色品种里面,电解铝的产能过剩是比较突出的,目前推动减产的力度也比较大,预计还会持续下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电解铝企业已累计减产441万吨。据初步统计,年底前电解铝减产能力还将至少增加50万吨,全年减产规模将达到491万吨左右,氧化铝减产规模将超过700万吨。
招商证券研报表示,基本金属供给侧改革方式还包括通过兼并重组提高经济效益,形成具备全球范围类抗衡能力的“综合类矿业公司”。
王在荣认为,“在这一次商品全面下行的过程之中,铝的跌幅较大,且在铝的制造生产过程中,排放烟气等对于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污染,所以,相关制铝企业很有可能成为有色企业重组改革的排头兵。”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铝业和国家电投铝板块合并事项也在商谈过程中。此外,还在考虑另一个版本是中国铝业、中国有色、国家电投铝板块三个公司合并,打造一个覆盖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的综合集团。”
铜市熊途反转尚难
据报道,“以铜为代表的进口相关度强的品种走势外弱内强,整体价格呈现震荡拉锯,短期行情缺乏明显方向性。”国信期货有色金属高级分析师顾冯达指出。
从产业大环境来看,顾冯达认为,当前铜市正处熊市周期下的“寒潮”,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原本利润丰厚的铜矿企业受到冲击,部分矿企开始出现结构性减产,而冶炼和加工行业在微利状态下洗牌重整,然而上游减产传导需要较长时间,且金融属性褪色之下行业社会库存流出压力加大,国内铜终端消费行业缺乏亮点,电线电缆的铜需求“外强中干”,房地产新工开工增长受限,悲观的行业环境使得铜企业不得不奋力挣扎以图自救。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他表示,12月15日江西铜业与智利矿业公司安托法加斯塔经过紧张谈判达成2016年铜加工粗炼费/精炼费(TC/ RC)在97.35美元/吨和9.735美分/磅。此前,矿山方面认为加工费在90美元/吨左右,而中国冶炼厂认为加工费在100美元/吨左右。根据国际铜研究小组预估,2016年全球铜矿产能增幅为4.2%,而精炼产量增幅在2.3%左右,铜冶炼商在有利可图之余缺乏大规模减产的动力,预计2016年铜市将继续呈现供大于求格局。
“从期货走势上看,有色金属在低位有反弹需求,但趋势性反转将是困难的,虽然多数投机空头缺乏控制现货货源能力,只能通过空头回补的方式来获利离场,但有色品种当前近高远低的市场结构仍暗示对中长期后市偏悲观。”顾冯达说。
目前,考虑到大宗工业品仍处于宏观金融环境不稳、供需整体疲软及信用风险加大的悲观大环境中,顾冯达预计有色金属熊市周期下铜价重心下移态势难逆转,反弹仅视为阶段性修正行情。
国家海关总署:中国11月原铝进口11,683吨,同比上升138.26%,中国11月原铝出口2,648吨, 同比下降3.73%
近期铝价持续走低,徘徊在万元关口不前,国内外一些铝企减产的减产、停产的停产、破产的破产,国外铝业巨头也纷纷实施减产计划,中国乃至世界的铝行业陷入低迷状态,部分企业一片“哀嚎”,身为行业的一员,感同身受,作为仅次于钢铁行业的铝行业如今正在向着钢铁大哥一样的路上走着,逐渐步入自己的“寒冬”。
但是常言说得好,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这次的寒冬与其说是行业的寒冬不如说是企业的寒冬,铝的优势不言而喻是未来航空、航海、陆上交通工具、装备制造、地产建筑的主要材料,铝的巨大优势是其他材料所不能取代的,而铝应用的扩张之路也从未停滞,但是生产铝的企业却良莠不齐,这次的寒冬将是优胜劣汰的寒冬,因此对整个铝行业而言或许并非完全是坏事。
可以说,被这次寒冬淘汰的企业一部分将是落后的企业,另一部分将是低端的产业,这两部分企业的淘汰,都将无形之中提高中国铝产业的竞争力。
市场低迷将倒逼企业改革、升级,一方面严酷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自然的法则,此次的寒冬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企业,同时相当多的地方支柱铝企的减产、停产已经证明依靠政府的扶持、地方的补贴过日子将无法扶持落后产能、落后企业渡过寒冬,未来只有被倒逼升级或无情的淘汰两条路走。打铁还要自身硬,渡过行业的寒冬最终还要依靠自身强大的竞争能力,没有强大的竞争能力的企业只能悄然离开这一行业。
另一方面也将警醒整个行业,相对于“量”,而言“质”的发展才是企业生存、行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未来创造经济效益、科技红利的新途径。目前国内的中低端铝产业已经过剩,铝行业已经由进口转输出,全球铝市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是在低端的铝市场,而目前我国的高端铝产品还在严重地依赖进口,国产的C919大飞机用了6%左右的国产材料,但是这些国产材料中没有一块国产的铝材,因此高端铝材市场亟待企业开发,而随着航空、航海、高铁时代的到来,国内高端铝材市场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铝产业既面临着中低端市场压力大、利润低甚至是生产越多亏损越重的困境,同时又受到高端铝材、航空、航海、高铁市场巨大市场巨额利润的吸引,这次的寒冬将加速低端产业的淘汰、压缩低端市场的空间同时又将促使铝企业向高端市场的迈进,从而催生更多高端产能和铝产业以改变我国铝产业的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的格局,并强化中国铝企业、铝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或者行业的寒冬是其发展的规律,也是挤干行业、企业的水分,使国内铝企业、铝行业历经锻打,铸造钢筋铁骨浴火重生的机会,这次的寒冬过后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要么是能够把生产成本控制到其他企业达不到的“深度”,要么能够把产品做到其他企业达不到的“高度”,这必将极大地促进企业、行业往高、新产业、高附加值升级,中国的“小铝”经历这次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寒冬后或将迎来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据12月21日报道,据行业协会估计,中国对铝的需求将在未来5年内持续增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部门副会长文献军预计,2020年一年中国将需要4400万吨铝。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铝材在轻型汽车和飞机上的广泛使用。
据伦敦12月21日消息,国际铝业协会(IAI)周一公布数据显示,全球(不包括中国)11月日均原铝产量为69,600吨,10月为69,200吨。
全球(不包括中国)11月原铝总产量为208.9万吨,低于10月的214.6万吨。
IAI报告亦显示,中国11月日均原铝产量为89,400吨,10月为86,300吨。
中国11月原铝总产量为268.3万吨,10月为267.5万吨。
11月,铝价延续始于去年9月来的跌势,其间沪铝更跌破1万重要整数关口,屡创多年新低。因宏观经济前景继续恶化,尤其是美元指数强势攀升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且中国铝企未出现大幅减产,铝市供应过剩格局未变。展望12月,铝市供应过剩仍对铝价持续施压,但由于目前铝价引发铝企减产预期,进一步下滑的动力或有所减弱,铝价将陷入低位宽幅震荡。
全球铝市供需维持“内剩外缺”
截至10月底,日本三大主要港口库存为433700吨,较9月末的473200吨减少8.3%,为连减3个月,但同比仍剧增30.5%,为连续第17个月增加,目前该库存较年内5月创下的纪录高点502200吨回落13.6%。因中国增加流入日本的铝锭量出口且日本国内房地产业需求缓慢,日本去年全年进口铝锭169.8万吨,同比剧增16%,该进口量接近于日本的全部需求量。一般来说,铝库存的理想水平应该为总进口量的10%,即约17万吨,但高达43.3万吨的库存仍意味着日本国内铝锭出现严重的过剩。据悉,日本第四季度铝升水敲定在90美元/吨,较第三季度下滑10美元/吨,为连续三个季度下滑。该报价水平接近于6年来的低点75美元/吨。但由于11月美国中西部和欧洲地区铝升水上涨,从而令市场预期明年一季度日本铝升水将稍高于今年四季度的90美元/吨,同时日本铝库存水平自高位回落,亦提供部分支撑。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原铝进口国,其支付的升水为亚洲其余地区确定一个基准。
伦铝库存方面,截至11月27日,LME铝库存报291.3万吨,较10月末剧减约13.5万吨或4.4%,为连续20个月减少。且目前该库存创下2009年2月10日以来的新低290.3万吨,较去年1月16日创下的纪录高点5492325吨减少约258万吨或47%。LME铝库存持续下滑被视为铝供应从融资交易中释放出来,大量铝流出欧洲仓库,从而限制欧洲铝升水的上涨。国内方面,截至11月27日,上期所沪铝库存报283001吨,较10月末增加2384吨或0.8%,该库存处于年内库存均值26.6万吨之上,远高于去年12月末的20.7万吨。同时,上海CIF铝锭升水报价跌至90~110美元/吨,现货铝锭进口倒挂大约1800元,远期铝锭进口倒挂大约2000元,亏损额较上月扩大,因两市比值下滑。
中国铝市供应过剩压力仍较大
铝土矿和氧化铝是原铝的上游原材料。今年1~10月中国累计进口铝土矿约4336.3万吨,同比增加42.36%,为连增八个月。今年3月至今,数据显示印尼铝土矿出口禁令的影响已完全消除,因今年来中国进口自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铝土矿持续攀升。1~10月马来西亚铝土矿累计进口量为1800万吨,暴增24.2倍,占比高达41.5%。由此预计,今年马来西亚铝土矿进口量将近2200万吨。此外,我国铝土矿第三大进口国是印度,1~10月印度进口的铝土矿亦增至569.8万吨,同比剧增44.02%。废铝进口方面,今年1~10月我国废铝累计进口量为176.6万吨,同比下滑5.95%,为连续第19个月下滑,其中进口自美国的废铝进口量同比锐减16.2%至530779吨。
产量方面,全球铝供应存在较大的差异。今年1~10月全球原铝包括中国累计产量为4821.7万吨,其中中国累计产量为2645.65万吨占全球产量比为54.9%,同比增长437.8万吨或9.98%。年内中国电解铝产量屡创历史新高,最新纪录高点为6月份创下的275.6万吨。随着铝价持续下挫,铝企增产速度有所趋缓,10月电解铝产量为267.49万吨,同比虽继续增加5.3%,但环比减少4万吨或1.5%,为连减两个月,主要因新疆和山东地区的原铝产量出现下滑。但从1~10月铝产量的增速来看,新疆地区电解铝产量增幅最大,1~10月新疆地区的原铝产量高达502.2万吨,累计同比剧增164万吨或48.4%,远高于同期全国原铝9.98%的增速。占全国比重近19%,高于去年的17.2%,居全国第二位,因新疆地区自备电厂的电价在全国范围内最为便宜,仅0.15元/度。其次是山东,作为产量第一大省,1~10月累计产量为669.6万吨,同比增加9.87%,其电价为0.2元/度。而青海地区因电价较高,已出现明显的减产,1~10月电解铝累计产量同比下滑11万吨或5.7%。
此外,1~10月除中国外的其他地区原铝产量为2175.9万吨,同比亦增长48.4万吨或2.27%。数据显示国外铝企减产幅度仍不及增产,从而使得全球原铝产量持续扩张。比如作为世界最大铝生产商俄罗斯铝业今年1~9月原铝累计产量为270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或1.4%。而全球第三大铝材生产商美国铝业,于11月宣布减产铝产能50.3万吨占全美原铝冶炼产量的31%。今年1~8月美国原铝累计产量为109.5万吨,同比减少6.5万吨或5.6%。此外,今年1~10月全球氧化铝包括中国累计产量为9428.5万吨,其中中国氧化铝累计产量为4734.8万吨占全球产量比为50.2%,同比增加574万吨或14%,创下历年新高。该增量已高于SMM及安泰科的预估。10月中国氧化铝单月产量为473.29万吨,环比下滑0.15%,为连减两个月。同时,1~10月除中国外的其他地区氧化铝产量为4693.7万吨,同比减少64.8万吨或1.36%。
“双反”威胁限制铝材出口
自2006年中国将原铝的出口关税提高到15%之后,中国一直是原铝的净进口国,但其进口基数较低,今年1~10月中国原铝累计净进口量11.26万吨进口136775吨,出口24166吨,净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剧减33%,因进口减幅远超出口减幅。同时,去年1~12月原铝累计净进口约17万吨进口26.5万吨,出口9.6万吨,低于2013年同期的25.5万吨。铝合金方面,我国多年来一直是铝合金的净出口国,但出口基数较低。今年1~10月中国铝合金累计净出口38.3万吨,同比减少2.1%,因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2014年铝合金累计出口48.4万吨,高于2013年的34.7万吨。铝材方面,今年1~10月铝材累计出口量约303万吨,同比剧增24.7%,为过去33个月里第32次上涨,今年累计同比涨幅较往年明显扩大。但10月铝材出口量环比剧减6.9%,单月出口量创下去年6月来新低,因随着中国铝材出口量的大幅攀升,多国对国内铝企进行“双反”调查增加且国外铝消费需求有所放缓。如从11月6日起,澳大利亚对中国铝型材企业征收16%的临时惩罚性关税,影响到国内700多家铝型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