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们伟业铝材招工处经常出现要求更换床铺、换宿舍、退宿等现象。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一位年纪约40岁的员工甲到招工处要求换宿舍,原因是新安排睡在他上铺的那位年轻小伙子经常抖脚,说话声音过大,弄得他睡不安稳。在他连珠炮弹似的诉苦下,我们初衷是想先对那位小伙子进行劝导的,可那位员工甲却坚持要求更换宿舍,并且恶言相向。无奈之下,我们对他进行了宿舍调换。没想到几天过后,那位员工甲又到招工处要求更换宿舍,原因是舍友说话声音过大,影响他的生活作息,甚至还和舍友出口相骂。
其实,大家都是在铝材行业打工,能安排住在一起,也算是一种缘分。人总要和周围的人打交道,左邻右舍,朝夕相处,休戚相关。邻里情谊往往又与浓郁的乡情联系在一起,“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异乡游子抒写了无数令人“断魂”的篇章。
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作为同事、舍友,是不是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万事以和为贵呢?
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谐的社会环境,将促进我们的发展。“和”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保证。谁不赞颂“将相和”中的廉颇和蔺相如?就是他们怀有以和为贵、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宽广胸怀,巩固了赵国的内部稳定,带来了国家的发展和壮大。
宿舍内部、舍友之间,如能和睦相处,以礼相待,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宿舍氛围,相信要求更换床铺、调换宿舍的现象会杜绝吧。如果铝材厂宿舍这个四人的小团体都不能“混”下去,还能在大集体、大环境下面生活下去,“混”一条生路吗?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了大官,而他在安徽桐城的老家与一位姓叶的大户人家为邻。同年,张家重修老家的府邸,院墙不小心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家以为张家仗势欺人,对于家传的宅地不愿想让,叶、张两家人便起了争执,甚有“宁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让”的态势。张英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以官压人。张英在收信后,却只回了一首诗。
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见诗后,反复吟颂,倍感道理,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叶家得知以后,被张英身为高官却宽厚礼让的品德所感动,也主动后退三尺筑墙。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这种以和为贵、宽厚礼让,既化解了邻里纠纷,也显示出长者风范,给后人深刻的启示。生活中,人们需要在和颜悦色中交往,在和蔼可亲中相处。
这里的“和”,并非曲直是非不分,不是毫无底线的“和事佬”。有道是,“和”能嫁接无根树、能挑海底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和”,建设文明城市需要“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和”,改革开放的深化需要“和”,“和”将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大至天地万物,小至远亲近邻;远涉国际外交,近到待人接物。
何为贵?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