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公司7项重点质量指标中有4项完成了一季度对标目标值。其中,原铝Al99.70以上率较一季度对标目标值提高3.19%,第一、二、三电解厂分别较一季度对标目标值提高2.66%、2.42%和4.40%;铝锭Al99.70以上率、阳极炭块外观综合合格率两项指标与一季度对标目标值持平;扁锭合格率较一季度对标目标值提高0.38%;阴极底块机加合格率较一季度对标目标值提高11.05%。
针对未达到一季度对标目标值的重点质量指标,质量管理部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5项改善措施进行落实,以促进公司重点质量指标对标工作的稳步开展。
“完成2014年成本考核,要充分体现效益优先、成本优先的原则,要把市场机制引入成本管理,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机制。”中铝青海分公司第三电解厂负责人对模拟市场核算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按照这一成本管理要求,该厂管理科室该厂结合市场形势,在反复分析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倒推的办法,使成本各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出市场的需求变化,让职工在模拟市场环境中直接感受市场压力,以产品售价推算成本,以成本促进管理,不断挖掘内部潜力。
作为生产单位,降低成本的核心就是不断优化生产经济技术指标。该厂以同类槽型先进水平和分厂历史最好水平为依据,对成本构成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测算出各项费用在吨铝成本中的最高限额,将构成成本的各项物耗、能耗及各项费用指标逐一进行分解,形成严格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找出潜在的效益,并科学合理地设定成本目标值,提升成本在市场的竞争力。
有了好想法、好措施,关键还是要靠落实,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每月目标成本确定后,该厂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将成本项目逐项分解,落实到车间(科室)、班组、每个工艺环节、每个岗位和每名职工,并通过加强考核,将成本责任和每名职工进行捆绑,实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促使每名职工都能为完成成本操心,为降本增效出力。
在成本考核中,该厂坚持“严细实清”原则,即:考核尺度要严、成本指标分解要细、指标落实要实、成本责任要清,使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倒推办法切实发挥作用。“想要不断降低成本指标就要止住出血点,首先保证血液不白白流失,但关键还要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而成本控制的每一个环节就像一条条血管,”该厂负责人说。
该厂为保证每条“血管”都能数送出新鲜的血液。加强了备品备件、机物料等费用的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大了修旧利废、技术革新、备件国产化改造等工作力度:科学确定物资储备,严格执行备品备件的申报审批制度,及时与使用单位沟通,在储备必要备件的同时,减少无效库存,严格控制好制造费用,以同类型槽先进指标为标杆,深入开展对标,努力提高各项关键技术指标,降低各项单耗:加强水、风、气的考核管理,各车间从细节抓起,杜绝各类跑冒滴漏,进一步降低原铝液制造成本。
通过建立一个经得起残酷市场考验的成本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有效运转,该厂原铝液制造成本持续降低。至4月份,该厂原铝液制造成本比公司考核指标降低21.99元/t-Al,1—4月原铝液制造成本节约74.64万元。
4月份,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第二电解厂与分公司考核计划相比,交库原铝增加151吨。
该厂在一季度原铝超产446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措施、组织实施,通过持续优化电解工艺技术条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基础管理等具体措施,截至4月30日,交库铝液较计划增加151吨,铝液交流电耗比年初计划降低29kwh/t-Al。
今年以来,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第一电解厂将电解槽工艺节电作为降低原铝综合电耗的突破口,开始研究并实施180kA电解槽过流节点压降分析与处理技术。该厂设备科工程技术人员将运营转型中学到的“五步法”应用到项目中,既缩短了项目时间,又取得了良好效果,试验槽上部结构线路压降较原来降低5mv。
在项目准备阶段,该厂选定电解二车间210#电解槽作为试验槽,小组成员连续采集了半个月的该电解槽过流节点压降。从电解槽斜立柱母线与短路母线、阳极导杆与垫板、软连接端头与导杆等8个过流节点产生部位分析压降产生原因,初步掌握了该电解槽过流节点压降波动、浪费和不灵活的程度,规划了项目初期行动方案。
在项目诊断和设计阶段,继续监测该槽各部位过流节点压降大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端头压降、卡具压降、垫板压降”中均存在垫片缺陷的问题。攻关小组以降低端头压降、垫板压降、卡具压降为突破口,决定重新设计垫板,更改原尺寸大小,增大垫板与母线间接触面积,改善原有存在的缺陷,并编制了项目实施计划,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在项目实施阶段,申报并重新加工了垫板,将新加工后的垫板替换原有垫板后,连续2周监测压降变化情况,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端头压降、卡具压降、垫板压降有了大幅度的降低,统计数据结果表明整体上电解槽过流节点压降较原来降低了5mv左右。
在项目固化完善阶段,小组人员编制了电解槽新垫板使用更换操作规程,目前两电解车间正在将此做法进行复制、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