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中国电解铝工业产能持续快速扩张,目前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全行业亏损现象。一些企业和专家认为,近10年来,电解铝行业一直陷入调控-扩张-调控-扩张的怪圈中。目前,国内电解铝新建产能规模依然较大,这一轮宏观调控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也令人担心。他们建议,应深化行业研究指引,坚决遏制新建产能,从电价政策破题,遏制因电价政策差别悬殊导致的盲目建设。
产能大跃进势头依旧严重过剩加剧行业危机
2010年5月以来,电解铝工业出现全行业亏损,持续至今;而同时,伴随着电解铝产业西移趋势,新建。在建产能规模快速提升,在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出现了全行业迄今最严重的过剩局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2010年铝工业发展报告中提到,2010年底,中国电解工业产能约2100万吨。而在全行业亏损的今天,目前全国开工的生产能力已达2700万吨,到2013年底至少增加到3000万吨左右,在建产能还有近800万吨。
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刘立斌分析说,目前全行业的产能过剩主要体现在新增产能速度太快,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将产生的后果令人忧心。
河南省曾是中国电解铝第一大省,到2012年产量缩减到369万吨,当年铝冶炼行业亏损34亿元;2013年前6个月,电解铝产量为166万吨,同比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铝冶炼行业亏损12亿元,亏损幅度明显下降。经过近几年的淘汰整合,河南电解铝生产企业从最高峰的23家降到8家,生产能力从450万吨缩减至目前的380万吨。
据河南省有色协会分析,中国电解铝产能过剩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到2004年,随着大型铝电解槽的开发成功,产能大幅提升有了技术保障,加上需求快速增长,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第二阶段是从2006年到2007年,国内经济形势一片红火,需求旺。铝价高,企业效益猛增刺激新一轮扩张。第三个阶段是从2010年至今。随着取消优惠电价,河南。贵州等大量使用网电的地区电解铝成本大幅上升,很多民营企业认为大约将会有400万吨电解铝产能被淘汰,转而在电价低廉的西北新建产能,目前已投产600万吨,仍有近800万吨在建。新建产能规模过大,出现严重过剩。加上经济不景气,加剧了全行业危机。
电价政策差距悬殊诱发盲目建设行业出现“逆淘汰”现象
采访中,不少企业和专家认为,产业政策的不均衡,尤其表现在电价政策差距悬殊,是诱发电解铝新一轮产能快速扩张的核心因素,由此又出现了行业“逆淘汰”现象:一些技术指标先进的企业率先被淘汰。
在电解铝的成本构成中,电费是第一大项,占四成以上,目前国内电解铝的电价基本分为四个档次。据河南省有色协会分析,第一档次是完全用网电的企业,每度0.64元,这样的企业已完全没有生存空间;第二档是直购电用户,每度0.52元左右,未来也基本没有生存空间;第三档是企业自备电厂加较高并网费,平均电价在0.4-0.46元左右,目前能保持微利或不亏;第四档是自备电不交并网费或每度只收取1-3分钱,平均电价水平在0.36元左右,是目前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电解铝生产能力。
刘立斌说,每度电差0.1元,表现在成本上就是每吨产品差别1400元左右。由于不同地区在电价政策上的差异,企业处于完全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中。而近年电解铝新增产能,几乎全部是使用第四档电价。
他说,这种差距并不完全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距,更不是技术水平的差距,而主要是电价政策的差距。仅以河南使用第三档电价的240万吨产能测算,如果转换为第四档电价,每年成本就会下降30亿元或者说利润空间扩大30亿元。
一些专家和企业认为,在这样的电价差别下,新建和拟建产能规模巨大,即使使用前三档电量的企业全部被淘汰,也解决不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被淘汰的产能并非是落后产能,一些技术指标行业领先的企业反而率先出局。
2013年3月,综合电耗。电流效率等技术指标世界领先的河南龙翔铝业正式停产关门,尽管这家企业的每吨电解铝用电指标领先国内水平800度左右,但由于这家企业完全使用网电,其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折合为电价只有3分钱左右,在电价差别悬殊的行业竞争中无法显现出技术创新的优势。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河南林丰铝电公司。这家企业承担了“十一五”期间铝行业唯一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并通过科技部验收,破解了世界铝工业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但同样,因为完全使用网电,企业持续巨亏。尽管目前这家企业在河南省支持下开始了直供电模式探索,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
“这样的市场信号是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河南一家铝厂负责人说,大量新建产能向资源。能源更丰富的地区转移,本身也具备合理性。但应当避免对基础资源价格的过多行政干预,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新建产能集中在西北布局,远离加工和消费市场,这样的产业布局也欠合理。以新疆为例,生产一吨电解铝,原料产品进出的运输量相当于3吨半,在运输领域同样是巨大的能源消耗。
实行各地一致的电价政策,有效遏制产能建设冲动
采访中,一些专家和企业认为,2010年以来的产能过剩,核心是电价政策差距悬殊引发,因此建议国家加快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对产能过剩。高耗能等行业,实行各地一致的电价政策,以电解铝行业为试点,消除各地政策原因导致的电价不平等问题,打破资本对从电价环节获得超额利润的预期,这将有效遏制产能建设冲动。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遏制以各种名义开展的电解铝建设;停止一切在建项目,在充分掌握情况后,调整建设规划,逐步。有序放开个别未完工系列的完善工作,坚决杜绝未开工项目的继续建设。
一些专家认为,政府还应正确引导企业决策。当前地区之间成本差异过大,很大程度上是市场信号失真所致,一些地区的暂时优势并不能长远。要避免出于地方利益而出现的地方与中央政府的行业政策导向不一的情况,保证国家宏观调控导向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在应用融资。环保。土地等综合调控手段的同时,国家还应加大对行业发展前景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对行业长远健康发展。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予以科学指导,积极推进扩大铝应用的研发,引导加强技术创新领域投入,鼓励企业向终端加工发展。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淘汰产能有序平稳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