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一个悖论:在设备和人员稳定的基础上,挤压厂在投产运行几十年后,在设备老化问题不断升高的具体情况下,安全工作却呈现了更加稳定的态势。此时此刻,在从传统层面探寻该厂安全成绩单的同时,这块安全生产“公示栏”或许能引出另一番视角:安全工作背后的文化支撑。
责任成就安全: “责任警钟”带来的变化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把安全看成是一个跷跷板,责任就是跷跷板的两头,当责任意识出现动摇时,跷跷板就会上下起伏。制造业工厂绝大部分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因素有关,而人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如何在每个人脑中装上“责任警钟”?对此,挤压厂给出的答案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倡导“零缺陷”的管理思想,用心用脑做事、不留丝毫隐患;“人人都是本岗位安全第一责任人”。
在这样的理念倡导下,“安全”和“责任”二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深深扎根于挤压厂每一个职工的心中,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没有责任意识,就谈不上安全生产;没有责任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工厂永远是一句空话。
光有软件还不行,挤压厂不忘从硬件上下功夫:通过“挤压厂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挤压厂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认真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做到人人头上有安全指标,个个身上有安全责任,消除安全死角,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主动负责的良好局面。
预防胜于追究:预防文化构建的启示
如何把 “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挤压厂的回答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行危险点预控管理。
近几年来,挤压厂致力于安全管理工作由传统的“事故追究型”向先进的“事故预防型”转变,把“预防”二字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努力建设预防文化,构筑人、设备、管理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该厂紧紧抓住人的安全意识这个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对个人、家庭、企业的极端重要性,使职工首先在思想上“人人讲安全,人人重视安全”,消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员工的抵触情绪,从而形成整体的安全意识,为构筑预防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不懈地进行设备治理和更新改造,用更加优良的技术构筑设备安全体系,最大限度降低设备的不安全因素。近5年来,该厂全面完成了主机“水改油”,大大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降低了设备运行中个人因素的干扰。
同时,挤压大力推行“危险点预控管理”,一方面,对各科室、班组及主要生产岗位进行危险点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对重大检修、技改、施工项目进行危险点预控,进行事故预想,编制事故预案,把可能产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将安全性评价标准常态化,将安全性评价与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避免新的整改项目产生,实现安全性评价的常态化管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