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式管理的说法非常盛行,究竟有没有中国式、日本式以及西方式管理模式?哪种管理模式更适合国内企业的发展?我以为,这其实是一个没有必要明确区分的概念问题。严格来讲,管理的内涵大体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应用环境和背景上可以有所侧重,没有必要把管理生硬地按照地区或文化分成中国式、日本式还是西方式的。
管理的本源是不断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首先,要明确管理的本源问题。无论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对任何一个管理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明确指出:"企业是适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只有顾客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只有为顾客创造出价值,企业才有了存在价值。换一个角度思考,就是企业想生产什么并不十分重要,企业的人员组织构成也不重要,而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创造出他们所认知的价值,才是决定性的。
顾客可以不需要某个企业,但企业不能没有顾客,能否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归宿。中国式管理中强调"企业安人为第一要素",虽然我们不否认,今天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创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但这还不是企业管理的本源所在。市场经济的规律反复证明:企业只有让顾客满意了、认可了,企业才具有存在意义。俗语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顾客的认可,不能给顾客带来利益,企业就失去了生命源头。
因此,企业要生存、求发展,既要牢牢把握顾客第一的思想,更要统筹兼顾股东、员工、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利益,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这样才是真正理解了科学管理的源头问题。
其次,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知自身的角色和价值。通常,我们谈到企业管理,内涵就是"引导并带领团队成员,有效地运用组织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去完成企业组织的目标"。也就是说,企业经营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必须有达成一致的绩效,更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做事情不但要有意义,而且必须达成结果,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
超越"家长式"管理领导者要追求企业目标
按照某些大师的言论:企业经营只是为体现"修齐治平的个人价值",这只能是一种个人的领导艺术修炼,而不是企业经营原则。所谓"聚合安人,协同一致",可以归纳入企业文化范畴,而不能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
21世纪,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氛围,企业的发展要以顾客为导向,既要遵循"计划-执行-检验-行动"的传统管理循环链,更要融合企业目标,描绘"目标指引-带动变革-建设团队"的领导循环系统。换言之,要当好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从心态转变、技能转变、职责转变入手,不断提升"正己、带人、理事"的能力,尤其是要提升自我领导、人际交往、团队整合的能力,适应变化,善于创新,以实现目标绩效为最终目的。
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安人、满意、大同,事实上是不太可能做到。企业的发展需要高度注重人的感受,但不能只停留在人的感受上,否则企业将要付出极大的成本。
这方面,韦尔奇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领导GE的变革中,他创造性运用了克罗顿韦尔培训中心的职能,采用行动学习、共同反思的方法,让GE万余名管理者迅速转换了思维,提升了职务胜任力。表面看,他冷酷,不讨人喜欢,要求苛刻,也不刻意去寻求下属的支持。然而,他制定了高标准,并期望人们能达到这个标准,并为你提供教育训练的机会。结果是,他比其他人赢得了更多的尊敬,他比其他人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总而言之,一个领导者或是管理者,必须是卓有成效的,必须拥有正直的品格,而不能仅仅是一个和睦可亲的大家长。
管理模式的“地域性”存在谬误
最后,我们可以反思自身:管理需要区分中国式或西方式吗?
今日世界已成为一个大家庭,信息化技术和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开放的世界潮流。我们可以看到,吃着麦当劳、穿着名牌牛仔裤、看着韩剧、上着互联网、运用全球统一的工作语言和标准的工作者比比皆是。
走在繁华都市中的你也许已经无法区别地域经济的不同。如今,人们生存环境的半径变大了,随着经济活动的交流,人们的意识也逐渐趋同。那么,企业还要刻意区别自己的区域和管理类型吗?
海尔已在美国设厂、在欧洲建立营销中心;华为有900多位外籍员工,对他们又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摸式?是中国式还是西方式的?台湾企业趋势科技,是一家仅有23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5亿美元、市值达60亿美元的公司。据报道,其财务总部在日本、销售总部在美国、研发总部在内地、开发中心在马来西亚,对于这样一个已经完全国际化的企业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
趋势科技CEO张明正把他领导的企业增长的动力归结为国际化:在管理上采取超越国界的管理,"如果不是从一开始趋势科技就建立了鲜明而强势的企业文化和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吸引各国精英加入并认同,我想这样的超国界组织是很难长时间维系的。"
由此可见,管理的本质是一致的,它在引导、启发、规范人的行为和观念方面,无论是应用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管理者自身,是否真正把握了管理的精髓,而非只是学会了简单的概念和似是而非的所谓理论。
行文至此,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德鲁克的名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企业管理是注重实践的,那些表面上花哨,但不能真正被实践验证,不符合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的管理方式,只会破坏企业的管理绩效,最终无法适应管理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