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岁末年初,人们都在思考新一年的发展规划。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是对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重要判断,是我们各项事业继续发展思考的前提。
五中全会《建议》这样说:“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即这个“战略机遇期”既有发展机遇,也有风险挑战。国际经济环境就存在不少风险和挑战,笔者以为,有三个变数引出的变量对我们的发展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加以认识、运筹和应对,取得对外开放和发展的主动权。
其一,外需的变动。
经济驱动有所谓“三驾马车”动力的一说,一是消费,即商品的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公务消费,这是最大的拉动力,这个驱动力,国际平均达70%,美国在80%以上,我国今年来在百分之五六十上下波动,2008年为49%(居民消费为36%,公务消费为13%),2009年有所上升;二是投资,即各类项目、生产性消费;三是外需,即出口、让外国人消费。我国外需和投资偏大,消费比重偏小。200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近60%。2009年在外需减少、进出口总额下降13.9%的情况下,还达到44.6%。也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境外的市场,其中很大部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又出口到境外,这部分占我国出口产品的约52%。
托马斯 弗里德曼在他著的《世界是平的》中说,“有十大推动力把地球碾成一个平台”,主要是互联网推动力,也有一些生产方式的推动力,其中一个推动力是“离岸经营”,即生产要素组合不是在本土、本国完成,而是寻找国外的最有效益的地方进行(有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弗里德曼写道,“中国的入世极大推动另一种形式的合作:离岸经营。”中国成为弗里德曼选择的“离岸经营”这一章的案例,“如果有一家在美国俄亥俄州坎顿市的公司通过离岸经营方式转到中国的广州,这就意味着这家在广州的工厂将以同样方式生产出完全相同的产品,只不过劳动力更为低廉,税收、耕地、能源得到补贴,医疗成本也更低”。
中国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和各类外国企业的“离岸经营”的“聚集地”。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达到2.56万亿美元,其中顺差2955亿美元,外贸盈余率11.4%,名列世界前茅。这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存在巨大的风险。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就是“现金为王”,流动性减少,外需锐减。这就对依赖外需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严重的后果:出口企业订单锐减,开工不足甚至停工,员工失业,市场萧条。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就经历了这方面的严峻挑战。显示制造方面情况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我国的2008年下半年每个月都处于“不景气区域”50%以下,这年12月只有31.9%,洋山港一条船业没有,经济就遇到“寒潮”的挑战。2008年11月我国以4万亿中央资金的拉动,就是以“启动内需”来拉动经济。现在,在走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的外需有所增长,但总体并不理想。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依然以“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我们的第一方面的战略选择。这个“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即“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也有“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要求。新一年,国际经济增长的预期是“低速增长,仍较为困难”,其中不可预测的方面还不少,因为,“外需”多寡是掌握在千百万外国消费者和外国企业的手中的,我们难以左右。
其二,汇率的变动。
人民币与美元和其他外币的汇率常常牵动国人的心,国际贸易中是这样,居民日常生活(境外旅游、子女出国留学等)也是这样。
在我国开放程度不高、外贸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我国的汇率变化曾经也很大。美元对人民币的比价,1981年1:1.7(即1美元兑换1.7元人民币),1984年,1:2.3,1990年,1:4.78,1993年,1:5.7,1994年,1:8.6,1997年,1:8.27。也就是1981年到1994年的14年间,人民币贬值近500%!除出进出口贸易相关的企业、单位、部门有感觉外,其他部门、单位、企业并无什么“感觉”,国际上竟然也无多大“感觉”。
而开放程度扩大,对外经济规模增大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有时是零点几的变动,就会引起国内和世界舆论的普遍关注,甚至有人感叹发生了“货币战争”。
2005年美国、日本认为“人民币汇率被高度低估”,提出“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国际呼吁。美国著名参议员查尔斯?舒墨和格林厄姆提出“人民币升值27.5%,否则对华关税提高27.5%”的法案,强档干涉,所幸当年未被美国议会通过,否则中美贸易战当时就会发生。我国相关部门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自2005年7月21日起进行“人民币汇率实现机制改革”,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1997年至2005年的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基本维持1:8.27)趋于弹性,人民币开始升值,到2008年底,美元对人民币的比价为1:6.83,与2005年7月相比,升值了17.4%,2009年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控制稳定,全年只升值0.7%,2010年6月19日,我们再提“人民币汇率实现机制改革”,又一次出现新的“弹性”,目前的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到了1:6.63,与2005年汇率实现机制改革时的1:8.27相比,人民币升值19.8%。
[pagebreak]人民币汇率确定是国家的主权,容不得国外人士说三道四、左右汇率。我们是根据国内外多种情势、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的每一次变动,都有利有弊。对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国家来说,一般地说是弊大于利,国家的外贸总体利益会受损,出口企业会缩小利润空间;我国的外汇储备额世界第一,2010年底达到24900美元,面前已有26000美元,其中购买美国国债的量大(目前约为8800亿美元,为美国第一债权国),升值意味着实际利益的减少。有利的方面,主要是购买国外产品时得利明显,包括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和购物等都会得益;同时,汇率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权衡国内国际的多种利益关系,把握其中的利弊,尽量克服不利因素,减少我们的实际利益,是我们的选择。
其三,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
2008年,中国成为进出口贸易的第二大国,制成品的贸易已经达到90%以上,进出口贸易结构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源类的产品的贸易量也有很大的增长;有些资源,例如稀土的出口,也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和重视。那些大宗资源品的价格起伏变动,关系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石油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自大庆油田开采以后,我国被摘掉“石油贫油国家”的帽子。然而,我们还称不上“石油富有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持续快速增长,石油的需求量激增。目前我国每年的消费量已经达到约3.7亿吨,其中,2009年,我国的石油产量达到1.89亿吨,其他只依靠进口。也就是48.9%的石油来自外国。与国外一些国家的联合开采石油,并购国际的大石油公司,购买石油等,都与我们的国民经济直接相关。而且,目前的市场已经连成一气了。海外石油的价格的变化常常又密切地影响着国内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那些驾车族。
石油的定价权不在我们那里,在美国和欧佩克组织。近些年,石油价格上下波动剧烈,牵动着人们的心。上世纪二战以后,世界经历过低油价时代,那些发达国家着实享用了低价的石油的甜头,滋润发胖了自己。到1990年,石油还处于每桶10美元的低价,而2008年一直上升到147美元一桶。上海金山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134美元一桶石油时买进很大一批期货,想不到,“专家们预测美元会突破200美元的说法”落空,石油跌到30多美元一桶(当然有金融危机经济萧条的因素),当年该公司巨亏70多亿。中航油以同样方式亏损,一些航空公司至今走不出困境。如今石油价格回升到80多美元一桶,它的“走势”,是全世界猜不透的一个谜。
看来,石油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多角度的运筹和应对,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铁矿石的需求同样是个难题。我国的钢铁生产现在已经十来年“世界第一”了。2009年达到5.6亿吨粗钢,约是世界粗钢总产量的四成。处于第二的美国大致为1亿吨出头点(我国的河北省2007年开始就连年超过1亿吨)。这么大的钢铁产量,铁矿石约一半来自己的矿山,我国的铁矿石品位较低,大致在33%。一半来自海外的铁矿石。其中,国际的“三大矿主”——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有60%以上的铁矿石品位,是我们的主要供应商。2007年我们进口淡水河谷就达1.5亿吨,向力拓进口9000多万吨,向必和必拓进口6000多万吨。
现在,世界上也出现一种怪事:凡是中国需要的东西就不断涨价,而我们出口的东西就不断跌价。这些年,铁矿石价格扶摇直上,2009年因金融危机,全世界钢铁业不景气,铁矿石价格有所下降,为下降多少,还有一场斗争。国际钢铁业中为铁矿石价格明争暗斗,有的国际公司还爆出丑闻,力拓公司驻上海办事处的主任因为受贿和泄露商业机密罪而被我国公安机关拘押、判刑。2010年,世界经济有所复苏,铁矿石价格扭头回升。其中,铁矿石价格的每一个百分点的上升或下降,都关系到我国的主要是大的国资公司的利益,实际也就是国家的利益。
围绕铁矿石的竞争,过去十年激烈,以后仍然会十分激烈。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还处于高速增长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判断是,我国还处于“战略机遇期”,如何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谋取主动,是我们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运筹帷幄的。
如果,石油、铁矿石一定程度上我们要“求别人”,那么,稀土则是别人一定程度上“求我们“。
稀土是指自然界中相对稀少的17种元素,其开采成本非常高,大约每吨4万美元,主要用于无线电设备、高精尖机器制造、国防工业和其他尖端领域。如果没有稀土,就没有ipad,不会有锂电池,不会有美国的航天飞机。世界的97%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的稀土来自中国。遗憾的是我国的稀土出口价格一直很低。前一段时间,因为中美、中日之间的一些纠纷,我们曾经一度对美日的稀土供应加以禁运和限制,引起他们的极大反应,甚至“惊呼”,看来戳到他们的痛处了。
如何打好稀土供应的这张“牌“,争取国际贸易以至外交方面的主动,也应该的相关部门思考的战略和战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