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的心中一直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曾经腰缠万贯、风光无限的他们,最后却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龙大海的知名度都无法与李途纯相提并论。但我的脑海中,却忍不住浮现出两个类似的场景:
一个是2008年底,李途纯与风投对赌失败,我被派到李途纯的老家采访他的家人。在一个简单朴实的小院里,他的妈妈推开门迎接我们时,我却突然瞥见小院的阳光下,一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老大爷,满脸皱纹,口不能言,全身瘫痪——他是李途纯的父亲,1年后,李途纯的父亲去世,再过1年后,李途纯被逮捕。
另一个是前几天,我又被派去采访龙大海的家人。同样是在一个简陋的小楼里,同样看到一个半身不遂的落魄老人,几乎已经失去吃喝拉撒这些基本自理能力,而他的身边,却只有龙大海已经6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此时的龙大海,已经被拘押在看守所里长达4年。
两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虽然都曾用骄傲的目光审视过儿子的辉煌,但却不得不在人生的最迟暮的黄昏时刻,默默承受儿子入狱的悲伤。
回顾两人的创业、暴富以及入狱经历,几乎有着同样的轨迹。甚至,包括入狱的原因——龙大海因为违法套取银行资金,而李途纯则是因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最终,他们都失败了。
但我的心中一直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曾经腰缠万贯、风光无限的他们,最后却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抛开两人的性格与管理风格不论,我忍不住想起的,则是经阁铝业的张国华,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建材业务员,但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将经阁发展成为湖南最大的铝材企业,但如今,他和他的公司仿佛干涸的小河里的鱼虾,若无甘霖般的后续资金,将不得不面对倒闭、破产的悲剧。
他们都曾经意气风发,他们都曾想过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为国内的行业巨头,他们也曾经都带领企业从千军万马中闯出,找到代表明天方向的盈利模式。
2001年,龙大海大张旗鼓进军物流行业时,佳吉快运、德邦物流刚刚萌芽,规模不及龙大海的运一物流的十分之一,但如今,佳吉、德邦已成国内排名前三的行业领袖,龙大海的运一却早已不见踪迹。
2004年,张国华的经阁已经是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铝材品牌之一,正被作为后备上市企业培养,备受推崇,随后他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铝材基地,但如今,他的经阁已经资不抵债,持续找了20多家战略投资者,却无一家感兴趣。
而李途纯创办的太子奶,曾经在2008年无限接近上市,有望在继蒙牛之后,延续中国奶业的另一个传奇,但如今,太子奶却濒临破产,而他和他的儿子李帅,却不得不等待法律的裁决。
他们都曾经想创造人生的新的辉煌,他们都曾经为了这个目标全力以赴,但最终,他们都失败了,那么,他们为何失败,他们又败在了谁的手下?
性格决定命运,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说,他们是败在了自己的性格上。
好吧,除了这个原因呢?
是的,他们都是败在资本的手里,而这,正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正在经历的,我们称之为——资本的劫难。
如果龙大海没有花那么多钱去搞物流……
如果张国华没有花那么多钱去搞那么大的厂房,那么先进的设备……
如果当初的李途纯不去和风投签订什么对赌协议……
是的,没有如果,但资本的严重不足和资金链的枯竭,正在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缺钱是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4200万家中小企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面临着的问题是:因为没有抵押或其他的一些未知原因而无法敲开银行的大门。而在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他们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开发——但它们依然很难获得银行的青睐。
在持续不断的国内信贷狂飙中,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的银行,却没有将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而房地产行业、交通和基础设施行业成了各家银行的竞相贷款对象,因为相对于中小企业,他们的风险可控。
但问题是,谁才是整个经济真正的脊梁?毫无疑问,是实体经济。
那么,作为实体经济中机制更灵活、效率更高、更有活力的中小企业,为何却最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不得不面临资金链随时断裂的风险?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能做的,只有带着您一起,去感受身边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关于龙大海、张国华,看看他们是如何被资金链拖垮的。
龙大海:危险的套现赌局
20岁下海创业,30岁时资产上亿,40岁时锒铛入狱,一个原本年轻有为的商场骄子,如何会走到今天如此凄惨的境地?
汽车行过一段尘土飞扬的小道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一幢破败的小楼,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妈妈扬手向我们招呼。
破败的房子里除了几件简陋的家具,甚至连地板都没有铺设,而里屋床上躺着的那位半身瘫痪的老大爷,则让整个房间更显得萧条冷落。
他们分别是龙大海的母亲、父亲。4年前的此刻,他们正生活无忧,与儿子安居于湖南广电大楼附近的圣爵菲斯别墅里。
但如今,他们的儿子龙大海却只能蹲守在长沙市第一看守所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仰望窗外的阳光。
“你赶紧想想办法,快点把我从看守所弄出去吧,到监狱服刑也好,到哪儿都行,反正都比呆在看守所强。”当龙大海的弟弟龙大军再到看守所看望自己时,龙大海拉着龙大军的手,反复念叨的,只有这句话。
龙大海,前湖南省平安轻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曾经资产上亿的富豪,如今不仅身无分文,还面临着被判高达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命运。
一个原本年轻有为的商场骄子,如何会走到今天如此凄惨的境地?
在知情人的帮助下,本刊记者拿到了一份关于龙大海的一审判决。在这份由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上,我们看到了如下判决:被告人龙大海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没收财产五十万元;依法追缴或责令被告人龙大海退赔长沙市商业银行高建支行(以下简称高建支行)经济损失二亿五千七百万元整……
盯着记者手里的判决书,龙大海的妈妈刘银香忍不住喃喃自语:“早说不要搞这么大,就是不听,还说有银行撑腰,要是那时安安分分做他的轮胎生意,不去搞什么货运,就不会有今天了。”
下海创业
最终是否会有今天,我们不好揣测,但龙大海正是借助“轮胎生意”,将日后的平安轻化做到资产上亿的规模,而最终,又因为大规模多元化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不得不通过不正规的手段设法套用银行资金,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刘妈妈的眼中,龙大海自小就是个要强的孩子,他的老家在株洲醴陵,那里盛产红瓷。上学时,龙大海发现别人卖瓷器能挣钱,便也经常逃课跟别人去搞销售。毕业后,他被分到当地的啤酒厂。
1989年,时年不过20岁的龙大海最终不得安分,选择了辞职,开始从事轮胎生意。到1995年,积攒起50万元的资金时,他注册成立了长沙市大众轻化产品贸易有限公司,2年后,又出资450万元,与人合资成立湖南省平安轻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并将生意逐渐从轮胎销售转向汽车贸易与汽车配件,先后与柳州特种汽车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吉林轻型车厂、北汽福田汽车(24.26,0.04,0.17%)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等多家汽车生产厂家建立起合作关系,经销、代理这些厂家在湖南、江西的汽车销售。
[pagebreak]隐秘的套现
也正是在此时,龙大海发现了这个行业里不为普通人所知的套现方式。当时,龙大海为了便于资金流通和汽车销售,便找到时任高建支行行长的詹华,提出以平安轻化及其下属公司的名义,与上述汽车生产厂家三方联合,签订了《厂、商、银三方合作协议》。其中约定,平安轻化及其下属公司可根据与汽车厂家签订的汽车购销合同,向高建支行申请开具以汽车厂家为收款人的承兑汇票,待批准后,平安轻化便可凭借此承兑汇票要求汽车厂家发货而不用预付现金,但须在承兑汇票到期之日向高建支行偿还应付的承兑汇票垫款。
听起来似乎有点复杂,但龙大海却看到了其中传递出的套现信息——从厂家发货给他,到他向银行还款,中间有着长达6个月的资金支配时间。而且,更为有利的是,根据现有银行法规,承兑汇票不仅可以背书转让,而且转让后的持票人还可以在需要资金时,持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
所谓的背书,是财会学专用语,指的是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而所谓的贴现,则是指汇票持有人在汇票未到期前,到贴现市场上转让,而受让人在扣除贴现息和贴现手续费后,将票款支付给出让人的行为。
简单说,龙大海几乎不用花费多少成本,只要手中拥有承兑汇票,便可以通过专门渠道,将这些汇票变成现金,而他,则可以凭借这些现金,继续扩大公司规模。
原本,这是一条合法而又良性发展的道路。此时的龙大海,正是靠着这种思路,逐步将平安轻化由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成为注册资本高达1.4亿元的大企业,并在湖南、江西等省份建立起庞大的销售渠道。
致命的多元化
但龙大海,却迈出了人生中致命的一步。2001年,已经在汽车与汽配行业浸润多年的他意外得知一个信息: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物流行业的毛利润高达40%,而当时他所从事的汽车销售,利润能超过15%已经非常不错。
而且,他还认为当时自己进军物流行业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汽车,除了网点租金与人员工资外,物流企业最大的开支则是来自于车辆的购买,而龙大海的平安轻化,正是一家销售乘用车的公司。
2001年底,龙大海向长沙市商业银行贷出高达3亿多元的巨款,最终投资6亿元,组建湖南运一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一),并在湖南、广东、上海等全国10多个省份建立了20余家分公司。
一番大张旗鼓后,龙大海终于拥有了一支多达2000多人的物流队伍,并将他们分撒在全国的200余家网点。而如今在国内物流企业中排名前两位的佳吉快运与德邦物流,当时规模都与运一相差甚远,佳吉还没走出长三角,而德邦甚至连广东都尚未迈出。
但此时不过32岁的龙大海,显然对自己过于自信了。一般的物流企业,一个网点开设半年即可开始盈利,而龙大海的运一,开业了整整两年都最终没能实现盈利,而且,即使放眼现在的整个物流行业,如果不是为了以后的上市或者吸引战略投资者,几乎没有企业愿意自己花钱建网点,而宁愿采取加盟的方式。
那些通过加盟构成的物流网点,组成“夫妻店”形式的“蚂蚁兵团”,以更低廉的价格、更灵活的经营方式围攻着运一这头庞然大物。这种几乎没有任何战略,充斥着低价的竞争方式,让当时散布全国的运一员工士气低沉、无心迎战,他们不断消耗着公司的粮草,却无力扭转运一在市场上的颓势。
运一物流的重负
2004年前后,国家开始宏观调控,随后银监会出台的银根紧缩的金融政策,成为压垮龙大海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前,长沙市商业银行一直是龙大海及其公司的主要贷款来源,但随着各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不断压缩贷款额度及加大硬性收贷步伐,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长沙市商业银行再也没有向平安轻化发放一笔贷款。
雪上加霜的是,此前平安轻化曾将7500万元资金交由长沙市商业银行进行委托贷款,随着资金的日趋紧张,龙大海想收回这笔款项,但被长沙市商业银行以合同未到期为由拒绝支付。
此时,油价不断攀升,由2001年的24美元/桶一路上涨到2004年10月的52美元/桶,过桥过路费、养路费逐步增加,给运一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但面对“蚂蚁兵团”的围攻,运一却难以将成本转嫁到运价上。而银行紧缩造成的运一物流的资金紧张,又使龙大海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经营网络难以发挥运营功能,无利可赢。
“运一物流当初就是摊子铺得太大了,布了那么多网点,可从一开始就没盈利过,前后亏了2个多亿,如果当初不搞物流,还是搞汽车贸易,资金就不会这么紧张,大海也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了。”龙大军的憔悴的脸上,布满了愁云,为了营救自己的哥哥,他已经先后借了160多万元的高利贷,但最终仍无济于事。
铤而走险的造假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企业需要资金,一边却难以贷到分毫的贷款,无路可走的龙大海决定铤而走险。正是这极为危险的一步,将自己推向了监狱的牢门。
他采用的仍是上文提到的《厂、商、银三方合作协议》中提到的承兑汇票的转让与贴现模式,但稍有不同的是,在经过几年的合作后,龙大海已经与高建支行行长詹华熟识,高建支行在向龙大海开具承兑汇票的程序上,也减少了很多。
按照正常的流程,平安轻化在申请承兑汇票后,银行应将汇票发给厂家,厂家在向平安轻化发货的同时,将车辆合格证直接交由银行质押,当平安轻化将售车款存入银行指定账户后,银行再把等金额的汽车合格证返还给平安轻化,到期未能销售的车辆则由厂家回购或调剂处理。
而现在,高建支行则以为节省差旅费用和加快审批速度为由,将流程大大简化为——只要平安轻化将已经盖好汽车厂家印章的协议交给银行,便可取得承兑汇票。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简化后的流程,直接省略了厂家的环节,厂家甚至至始至终都难以看到这些盖有厂家印章的协议,那么,这些协议的真伪又如何辨认?
显然,这是整个流程中最大的漏洞,而龙大海,同样没有放过这个“天赐良机”,开始上演“空手套白狼”的危险游戏。
截至2009年9月龙大海被拘押时,他已经通过平安轻化及其下属公司先后开具了1980张承兑汇票,票面金额高达31亿元。而由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检察院委托的审计结构在审计后发现,其中高达26亿元均无真实购销业务,被龙大海拿到市场进行了背书贴现。
而更为严重的是,当初那些用于办理承兑汇票的协议被分别拿到北汽福田欧曼厂、柳州特种车厂、一汽解放青岛厂等厂家送检后,却震惊地发现,协议上这些厂家的印章,竟与厂家财务处提供的银行不一致。
印章涉嫌造假!虽然最后龙大海仅承认自己曾在长沙浏城桥附近私刻过部分厂家的公章,而拒绝承认曾经使用过这些公章,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依然认为,龙大海通过采取隐瞒与汽车厂家之间的真实购销交易金额,虚构巨额实际并未发生的具体交易事实进行欺诈,骗取银行贷款,其行为已经构成合同诈骗罪。
最终锒铛入狱
而此时的龙大海,内心除了无限的懊悔外,也感到深深的委屈。“我贷来的钱,既没抽逃、转移资金,也没携款逃跑或大肆挥霍,也没进行犯罪活动,也没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龙大海说,他这些钱都用到了购销汽车和还贷上了,搞这些贷款,是为了能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尽快盘活公司的正常业务,公司出现了危机,自己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一大批员工等着吃饭,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拯救平安轻化。
“就在进看守所前,我为了帮公司偿还贷款,还以个人名义借遍了亲人、朋友,甚至打算变卖资产来还贷款。”龙大海在一份上诉状辩称。
但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前太子奶掌门人李途纯身上,而今,他正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警方采取刑事措施,拘押在看守所。
“我哥哥性格比较急躁,做事也不想后果。但他为人还是非常正直的,人品也还不错。他最大的缺点是不懂国情,不懂经营关系,以为做生意就是做生意,是个单纯的生意人,实际上肯定不是这么回事儿。”说起哥哥龙大海今日之遭遇,弟弟龙大军爱恨交加。
而龙大海的妈妈则至今记得他当初买豪华轿车时的情景:“新买了个奔驰,第二天就开到我面前显摆,我说,你这是要把我气死。”
“龙大海做人比较狂,不懂得低调,得罪了不少人。”一位同样从事汽车生意的同行告诉记者。
张国华:
经阁旱已久,何时得甘雨?
一个10多年前的建材业务员,耗资11亿元建起了亚洲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后,却不得不面临被黑恶势力逼门,被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是旧下属告上法庭的尴尬。
曾经的福布斯富豪,为何会沦落至如此尴尬境地?
8月20日,记者赶往长沙市隆平高科(30.96,-0.04,-0.13%)技园,驻足在一大片镶嵌着“kingle”标志的崭新办公大楼和厂房面前。这个标志曾因那句“经阁铝材,品质+品牌”飞遍三湘大地。
从外表看,眼前这片蓝白相间的庞大建筑群,占地500多亩,整齐排列、气势恢宏,似乎昭示着这家企业的庞大规模与勃勃生机。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虽然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氟碳铝型材生产基地,但寂静的生产线却让这里显得寥落、冷清,而它的掌门人张国华,此刻只能蜷缩到其中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厂房里办公。
他曾以14亿元的财富跻身福布斯湖南富豪排行榜第584位,而今,却落魄到连那幢自己当初花1亿元建造、外挂着蓝色玻璃幕墙的豪华办公大楼都不敢启用,只能任由它孤零零地伫立在风尘中——一来是为了省钱,二来,则是怕那些随时可能封堵经阁大门的债主、工人以及银行的工作人员再找上门。
[pagebreak]落魄一:被讨债者堵门
要知道,被债主堵门这种事儿,张国华还真不是没经历过,而且,还是被一群可能具有“黑社会性质”的人围堵。
即使现在回想起来,张国华都感觉当时的情节有点像香港电影里的黑帮械斗。2009年8月12日一大早,张国华突然发现经阁集团的厂区大门被两台渣土车死死堵住,随后出现的60多名统一身着黑衣黑裤的年青人手拿打架用的木棒,高举着“讨债”的横幅,大声呼喊着“还钱”的口号,将经阁集团的工作人员和车辆围堵在厂区,禁止出入。
甚至连闻讯赶到的望城坡派出所的民警们都无法制止,只好向岳麓公安分局求援,随后赶到的岳麓公安分局局长夏晓鸥亲率150余名警力赶到后,才算把局面控制住,其中的50多名男子被刑事拘留。
而张国华与经阁集团之所以被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根源则是2008年的一笔高利贷。
当时,经阁集团的资金链几乎断裂,而银行曾承诺转贷的1000万元又迟迟不能到位,万般无奈的张国华被迫以两天10万元利息的代价向高利贷者借债1000万元周转,但银行拒绝再放款,1000万元高利贷最终借了将近12个月仍无力归还。
“如果不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谁会愿意跟高利贷打交道啊!”回想起当时的惊心动魄,经阁集团总经理申文叹息说。
落魄二:拖三一集团“下水”
事实确实如此,彼时的张国华,面对资金严重匮乏的状况,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在银行不愿直接贷款的情况下,还把湖南最大的民营企业三一集团也拉下了水。
事情的发生,同样是在2008年。彼时,张国华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申请短期贷款,但对方提出需要担保,此时,经阁集团的固定资产已经被反复抵押,张国华只好托人找到三一集团。
最终,在三一集团的担保下,张国华取得了这笔贷款年利率7.452%的2000万元贷款,并约定贷款期限从2008年9月28日至2009年1月28日。
但直到2009年3月,浦发银行(12.87,0.05,0.39%)长沙分行都没能收到来自经阁集团的任何还款。眼看经阁铝业已经资不抵债,担心贷款打了水漂的浦发银行长沙分行一纸诉状,将该笔贷款的担保法人三一集团告上了法庭。
2009年4月20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定被告三一集团在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原告浦发银行长沙分行贷款本金2000万元,并支付不低于58万元的银行贷款利息,同时,为浦发银行长沙分行承担律师费17万元。
落魄三:被供应商逼债
随着记者调查的逐步深入,张国华以及经阁集团更大的资本内幕被挖掘出来——张国华的资金危机,不是出现在2008年,早在2005年,张国华的资金链已经非常紧张。当时,除了采用东挪西借、将资产反复抵押以取得银行贷款外,他已经迈出了危险的一步:拖欠建筑商、上游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应付费用,甚至包括员工工资。
最先被拖欠的,是包括湖南华天装饰有限公司、广东中人集团建设公司、湖南省建筑装饰总公司、湖南省嘉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湖南中兴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五个公司在内的工程款、装修款,金额高达113万元。
此后,又先后曝出张国华扣押上海晨丰物流有限公司保证金30万元,拖欠其运输费50余万元以及拖欠合肥恒力电子技术开发公司货款9.7万元的内幕。
而更耐人寻味的,则是张国华以及经阁集团拖欠这些供应商货款时的心态。一份由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提供的法院判决文书见证了当时的情景。
这是一家以生产出售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为业务的中小企业,2006年7月,经阁与其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并与其约定:价款共198000元;经阁公司在合同签订后预付总货款的35%,货到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付总款的60%,5%的质保金一年后一个月内付清。
但随后,三思公司在收到预付款并出货后,却再也收不到剩余货款。
而当三思公司将经阁告上法庭时,经阁公司却辩称,并没有收到货物,三思公司违约在先。无奈的三思公司则直接向法院提交包括购销合同、发货调试通知单、产品验收报告、致经阁公司函件、律师函、记账凭证等证据,这让经阁方面哑口无言,最终同意向三思公司支付剩余货款128700元及利息5000元。
“牵涉到70多家企业,仅基建工程就欠1个亿。”申文说,就在去年,共和国60年大庆时,还有一大批供应商吵闹着要到北京游行,最后政府下了死命令,又给经阁赞助了200万,用以支付这些人的部分欠款,才算把事情暂时稳住。
落魄四:被旧下属“围攻”
而更让张国华尴尬的,则是那些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职工们,纷纷将自己告上法庭。而这些事件的背后,同样因经阁集团资金链断裂,无钱购买原材料,造成生产线无法正常开工,不得不裁减部分工人所致。
其中最典型的,即是周希华。他是经阁铝业的一名老员工,张国华刚组建经阁后不久的1998年,时年18岁的周希华便进入经阁,与当时的200多名工人一道,开始跟着他们的老板张国华共同艰苦创业。
2003年时,周希华在排除机器故障时,机器突然启动,周希华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前端被切,造成断指。随后,周希华被从生产部调任营业部担任计划员职务。
伴随着经阁的衰落,2007年10月,经阁开始裁减员工,而当年因公受伤的周希华不幸正在裁退之列。
此时,他已经被拖欠多达5个月的工资,以及部分经济补偿金、工伤保险金等。反复争取无果后,这名将几乎所有青春奉献给经阁的老员工最终将昔日的老东家告上了法庭。
2009年7月,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裁决,判定经阁铝业一次性给付周希华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和工伤费共计30000元整,如果不能及时支付,还必须按照每逾期一天另行给付100元逾期付款违约金。
这件事给经阁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彻底暴露了经阁内部因资金短缺造成的矛盾。而受到此事鼓舞的前经阁员工们,则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将昔日的老板张国华推向了法庭。
2006年9月入职的徐志红,刚入职两个月便因开工不足被经阁公司强制休假,前后被拖欠工资7338.70元;前职工邓茁被法院判令获赔40000元;前职工刘彩获赔5000元……初步统计显示,经阁至少拖欠员工工资近1000万元。
谁能想到,张国华,这位当年从建材业务员白手起家的年轻才俊,旧日员工眼中的财富榜样,如今,却因为过度扩张导致的资金链断裂,成了属下们纷纷进攻的对象。
世事无常,人何以堪?
创业
我不禁再次想起8月20日那天,终于在经阁厂区其中的一个厂房见到张国华时的画面。
我与张国华,只有一张玻璃的距离。他的办公室的门上没有任何标志,而他,则穿着一件发白的衬衫,坐在一间周遭都是玻璃的办公室里,脸上布满憔悴,再也没有往日的神采飞扬,唯一不变的,仍是他不断涌动的嘴巴,咀嚼槟榔,已经成为他排解烦恼与忧郁的最好方式。
就在我几欲推开门时,他突然警觉地瞪着我,眼睛里流露的,不是威严,而是不安。
他的对面,正是号称亚洲最大的氟碳铝型材生产基地,但此时,这些基地的设备,没有任何声响,悄无声息地躺在他的对面——如果这些机器有灵魂的话,它们会如何看待同样端坐在它们面前的这个昔日曾带领它们冲杀疆场的英雄?
这位1963年出生于长沙望城的湖南人,曾因为人聪明而谦卑讨人喜欢。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他开始从建材业务员做起,并最终依靠建材代理掘得第一桶金。
但当时充斥着劣质建材的铝型材市场让他看到了机会。“为什么我要卖别人的劣质铝材,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开一家生产铝型材的工厂?”1993年,他的长沙铝型材厂创办成立,1996年,他又在这个厂子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长沙经阁实业有限公司。
1年后,他的经阁铝型材因为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国家星火项目奖而改变了当时整个建材界对中国南方铝型材质差价高的印象。张国华时年34岁,正是年少轻狂时,他决心将经阁推向全国,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设立分公司,在全国省会级城市设立办事处。
受挫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大一点。”张国华这种带有赌徒式的性格,迅速带领经阁闯出一条路子。甚至在局部市场的份额超过成立早于经阁的湖南振升铝材,一举成为湖南铝材行业的领军企业。
而此时的张国华,也开始尝到被鲜花簇拥般的众星捧月,他去参加同学聚会,同学们纷纷敬酒,将他视为成功商人,极力巴结。
这让张国华十分受用,他决心玩个更大的。
1998年,张国华向银行贷款3个多亿,投资创办了一家不锈钢厂,结果遭受市场冷落,张国华不甘失败,又继续将经阁铝材的资金投入到这个厂上,但最终无济于事。经阁资金链第一次几乎断裂,已经到了无钱购买原材料的地步。
经阁铝材濒临死亡。危难时刻,由政府担保,张国华又向银行申请了一笔为数不多的短期贷款,正是这笔贷款让经阁起死回生,1999年,经阁最低谷时,销售额不过1200万,2年后,激增至2亿元,到2003年,经阁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8.2亿元的大企业,跻身全国铝材行业10大品牌。而利润率,更是由1999年的-1%激增到36%,成为当地银行争相拉拢的优质客户。
激进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张国华又开始有些按捺不住,这次,他想到的是上市。当时,湖南省刚刚成立地方金融证券办公室,正在努力寻觅符合上市条件的优秀企业。经阁幸运入选。
张国华委托湖南金证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操盘经阁集团的改制暨上市项目,并为此专门成立上市办公室,筹备上市。
“如果按照当时的步子走,经阁顺利上市,肯定不是现在的局面。”张国华懊恼回顾说。
但事实是,经阁最终走上不归路,因为就在此时,张国华做出了一个惊人、大胆的举动——做大经阁盘子,扩大公司规模,以求融到更多资金。
这步不可回头的棋子,最终将经阁带入如今的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境地。这步棋就是经阁铝业的成立。
[pagebreak]这家成立于2003年底的新公司,股东包括经阁集团、经阁地产以及湖南联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南大学科技发展中心、湖南金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经阁集团及其旗下分公司经阁地产为大股东,持股72%;湖南联诚科技开发公司出资8100万元,占27%的股份,;中南大学科技发展中心、湖南金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各出资150万元,占0.5%的股份。
这家为推动经阁上市而成立的新企业,堪称“黄金搭档”——联诚科技与湖南省电力公司有着密切联系,实际上,联诚科技用于入股的8100万元,正是来自于湖南电力职工的集资款,而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李涤敏曾任华银电力(4.97,0.00,0.00%)董事,它的加盟为迫切需要电力部门支持的经阁送上了“定心丸”,此前的2003年,正是由于缺电制约,致使原本有望7亿元的产值的经阁,最终只实现了5.3亿元;而中南大学科技发展中心则重点解决经阁的科研后备力量,此前,经阁与中南大学联合申报的国家“863计划”科研课题刚刚获批,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而金牛创业的总经理杨扬正是上述湖南金证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因此前操作多家公司的上市被称为资本运作高手,身兼多个政府部门的首席证券、财务顾问之职。
“组建经阁铝业,实际上就是为了做大经阁盘子,上马在隆平科技园的500亩新基地项目。”张国华接受采访时总结说。
而这个“500亩新基地项目”,正是我们开头看到的那片气势恢宏的建筑,这是一个年产6万吨的高档建筑铝型材项目,经阁的计划是,第一期投资7.5亿元,2008年项目达产,年产值50亿元,实现年利税10亿元。
豪赌
但事态的发展很快超乎张国华的意料,新厂区开工不久,国内便迎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大跃进发展,各种建筑需要的原材料价格突然飞涨,为了保证工程,张国华不得不追加预算到9亿元,随后又增加到11亿元。
张国华深信经阁品牌的价值,大投入必将是大回报。但此时,德隆系的余波却突然击中了张国华,“2003年,长沙一商业银行已承诺给我们5年期的一笔3、4亿元的项目贷款,但风云突变的银根紧缩使得上述银行最终只借贷1亿多元。”为此,他不断奔走于各个银行寻求高息短期借款。随着一期工程的竣工,张国华总算解决了预算资金问题,但也欠下了大批的债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5月30日,经阁贷款总额为3.1亿多元,涉及上十家银行和担保机构,仅在湖南信用联社系统贷款就高达8960万元,且不乏月利率高达9%的高息贷款以及缺乏抵押合同的贷款。而知情人士透露,张国华还通过担保公司高息借贷,仅其中一家就借款3000万元,至今未归还。
而此时,迫切需要用于启动生产的2亿元流动资金却再难筹集,经阁资金链开始断裂。经阁建成了30多条生产线,也拥有世界先进的铝型材成套生产设备,但此时,却不得不为没有资金购买原材料焦头烂额,包括新生产基地的鲁班门窗项目在内的多条生产线,严重闲置,多处于半开工或停工状态。尽管经阁此前一直宣称自己的产品占据了湖南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李涤敏直言,2007年,经阁占湖南铝材市场的份额下跌到不超过10%。及至2008年,经阁很多员工已近半年没有领到工资。
此时的张国华才突然惊醒,这个新厂区仿佛是个无底洞,不仅无情蚕食着经阁此前的积累,还透支了这家湖南最大铝材企业的未来。
而背负沉重债务的张国华,再也无力指引经阁继续前行,开始陷入为筹措资金整日劳累不堪,找资金与还贷款,耗掉了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
“2004年是我事业的拐点,以前,我忙的是扩大品牌的影响。但之后,就是找资金!”张国华反思说,错就错在投资经阁铝业那一步迈得太大,计划投6亿元,最后却砸进去11亿元,把老本都砸光了。
2006年,张国华做出了最后的一次挣扎,他与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签订关于私募及上市项目的意向性合作协议,以求通过资本市场的推动,吸引战略投资者,最终带领经阁实现上市。但2007年底,经阁净资产仅为3亿多元,而负债则达到6亿多元,资产负债率逼近80%的财务报告,最终让那个当初几乎触手可及的上市,也伴随着此时经阁财务状况的恶化、市场份额的丢失,渐行渐远。
随后到来的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打碎了张国华与经阁上市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让经阁原本沦丧的铝材业务雪上加霜——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大幅萎缩,而铝材的销售对象,正是房产客户。
渺茫的生机
此时的经阁与张国华,如同几近干涸的大河里的鱼儿,因为缺少救命的水源,已经无力挣扎,只能静静地躺在龟裂的河床上,等待救命的溪流——便是用于启动生产的资金。
最终,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湖南有色集团出面了。
2009年初,双方框架初定,湖南有色决定注入3亿到4亿元资金,占股50.98%,并由张国华出任总经理,带领经阁铝业全面进入生产。
但就在张国华与湖南有色准备签订转让协议之时,却陡生意外——宋晋湘落马,而张国华则有行贿嫌疑。对已经上市的湖南有色而言,选择此时并购经阁必将受到资本市场的反弹。
宋晋湘原为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副主任,而经阁的财务报表显示,其仅在湖南信用联社系统贷款就高达8960万元。
宋晋湘在被审讯时交代说,曾收受张国华近40万元贿赂,张国华则解释说,当初,宋晋湘装修房子,他是送了一些“鲁班牌”门窗,价格约30多万元,并没有行贿。
但最终的结果是,湖南有色并购经阁随后搁浅。
此事对经阁打击甚大。
“现在经阁基本没有其它出路,唯一的出路就是重组。”即使已经时隔1年多后的8月20日,当记者问起经阁的现状,经阁集团总经理申文痛苦的表情下,唯有不停地叹息。“经阁的年产能有6万吨,可现在,每月的产量只能维持200吨,根本没有流动资金运作,现在经阁的市场份额也萎缩得很厉害。平均每个月都要亏上500多万。”
不仅如此,如今的经阁,仅拖欠的银行利息就已经超过1个亿。
“经阁要开工,最起码得有4个亿,1个亿用来偿还银行的利息,1个亿用来支付基建的欠款,还有1个亿用来支付拖欠的员工工资以及一些诉讼案件,剩下1个亿作为经阁的启动资金。”为此,张国华在与湖南有色的合作搁置后,又先后找到了包括湖南湘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20多家战略投资者,起初,这些投资者都被经阁漂亮的厂房和一流的设备吸引,但在随后经阁拿出财务报表后,这些人顿时沉默不言。
“风投再有钱,可他们还是要牟利的,一要没风险,二又要回报,经阁现在这副烂摊子,他们都不敢接。”转悠了一圈,无奈的经阁只好又把希望寄托在湖南有色身上,而此时的湖南有色,已经外嫁央企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随后,中国五矿派出14人的调查组,驻扎经阁5天进行现场调研,但如今,来自中国五矿的最新消息是:“目前中国五矿正在进一步调研和认证。”
曾经风光无限,距离上市不过一步之遥的张国华,如今不得不沦为“鱼肉”,等待被“刀俎”的命运。